《詩酒趁年華》第8章 中二初顯威

此邪名曰中二。

大概齊這年頭不流行什麼中二病心理學,許多事在衆人眼中看起來是相當地理所當然。小孩子鬧彆扭了怎麼辦?先講道理,講不通的話,就只好訴諸強權。一言以蔽之,揍!揍到老實了爲止。也沒見著什麼跳河上吊的,什麼緒都被揍飛了,也就這麼順順當當地度過了中二期,那是相當地簡單暴。等長大了,回頭一看,自己都覺得愧。所以大家不知道,肅之這貨究竟是發的哪門子瘋。

正如岳母蔣氏所說,你鬧的什麼彆扭呢?你爹偏心大家都知道,都看在眼裡呢,是非曲折自有公論。可你娘是個明白人兒啊,你哥也不糊塗,這麼安排,純是爲你好,你這貨小時候明明很乖很可,怎麼到現在反而發起神經來了?你這不是中邪了又是什麼?

所以說你們都不懂一個被抑的中二年的心!中二年也是有尊嚴的!哪怕已經當了人家的爹,肅之還沒滿二十好嗎?高中都沒畢業的年紀好嗎?又不用高考,兒也沒得做,閒極無聊,又沒個心理醫生,可不就鑽上牛角尖兒了麼。

老岳父一場週年祭,因爲他這張臉上的表,弄得大小舅子加姐夫都極不痛快。中二病卻不管別人的,待姜家事一了,他又騎上馬,帶著老婆孩子走人了。姜家弟兄三個無言以對,雖則蔣氏對亡夫是有怨懟,弟兄三個對亡父還是保持著敬意的,只好嘆一句造化弄人。爲了週年祭的和諧與妹妹的將來,著鼻子認了。

蔣溪走得遲,因他的兒子與姜戎的兒子玩在一鬥棋,尚未分出勝負,便說:“隨他們罷,稍等片刻也無妨。”他原是想借這個機會與大舅子說些什麼、幫一幫肅之的,轉念一想,還是不要攬這個事了,肅之看起來真不怎麼靠譜,還是再看看吧,話到邊又咽下了。

肅之在前面做了什麼姜氏並沒有看到,然而從送別是哥哥們的表上還上能猜出一二來的,不由得滿面通紅,大庭廣衆之下,卻不能拿肅之如何。反恐激怒了他,鬧得更不好收場,只得暫且忍下。卻不知道,肅之這已經算是客氣的了,這人真要放肆起來,只有更人難堪的。

神佑卻沒注意到這些個事兒,被自己的通工驚呆了——牛車!臥槽!只有在傳說裡才能聽到的牛車耶!真是高配置了!狐疑地看了看娘,還想看爹,沒看到,被阿圓擋住了!剛出門兒的時候,還沒全醒,這一路只覺得平穩,竟沒想到能坐這樣豪華的車。

———————————————————————————————————

畢竟年紀小,神佑的思想今天又到了極大的衝擊,一時之間慨萬千,慨得多了,就又睡過去了= =!

所以錯過了回到家之後好一場的飛狗跳。

話說姜氏忍著氣,帶著閨回到了婆家去跟婆母彙報參加完祭禮回來了。肅之百般不願也過來跟楚氏打一照面,一看他那張無賴臉,楚氏就憋了一肚子氣。要說肅之也不是真蠢,一看楚氏這樣兒,他更樂了!加倍無賴地笑了一下,楚氏恨恨地拍了一下前矮案,連憑幾也不靠著了。

姜氏一陣難堪,話也不肯說了。很快,就知道了,肅之已經給了長輩足夠的臉面,對也算是客氣了。大廚的正菜還沒上來呢!

要說也是趙氏自己上趕著找死,什麼時候生事不好,偏偏要在二伯子不痛快的時候上趕著炫耀來呢?

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趙氏的來歷,趙氏乃是啓的老戰友家的閨。這位老戰友呢做到了衛將軍【1】,比啓序列低一級,也是跟著今上混的,沒有開府,卻也恩遇甚隆。只是他不但比啓沒節,腦子也比一大塊。比如啓開始差點跟老婆翻臉一旦老婆甩手走了,家裡一團糟,他又忍了,把老婆迎了回來。

趙氏的爹趙忠不一樣——不用說,這名兒也是後來改的,原本的名字趙豬兒,沒錯,就是這麼個名字,後來跟了今上,被今上給改的名——他是比啓還要一條道走到黑、從不知反省的奇葩。人是生得雄偉丈夫樣,高八尺、腰帶十圍,腦子卻不太好使。當初也是響應號召與世家聯姻的,娶的妻子雖不是什麼一等門第,也是個不大不小的名門。結果,不過仨月,他把老婆的侍婢睡了個遍,他也有個老孃,那是比啓他娘更不講理的存在,坑爹的是他爹和他妹子也不比他娘講理多。不出二年,一家人活把老婆氣死了,倆人一個孩子也沒有,跟岳父家了仇人。

當然,這個仇人是岳父家記在本本上的,他自己還不知道呢。這蠢勁兒,實怨不得他跟著今上比啓早,兒卻做得比啓小。

然後吧,好人家的閨,怎麼能再嫁給他?再娶妻時,就只好胡對付了,他爹孃又瞧不起人家出。這繼室也夠兇殘,不幸遇著個丈夫是腦殘,打死了三個寵姬也不能止住這腦殘的勢頭。這頭生孩子那頭他在抱著新搶來的人飲酒取樂。家裡父母也不在意——趙忠姬妾羣,早生了一羣兒了,老趙家不缺娃。

一閃二閃,把個繼室弄得一兩命,趙忠徹底沒人敢嫁了。他也不在乎,就滿家小老婆地睡了過來,哪怕時有折損,還是生了一屋子的孩子,特麼全是小老婆養的。到了孩子要結婚的時候,可就壞大了!臥槽!兒羣,家風不正,特麼沒人肯做親家!

趙氏的生母是他比較寵的一個妾,這個妾也夠伶俐奉承著趙忠、趙忠妹子、趙忠父母……端的是八面玲瓏,可恨只生了一個閨,不然能翻了天去。倒是想把閨名門,可連啓這樣大老婆還在掌家的人都不樂意聯姻、虧得楚氏左右調和纔給兩個兒子娶了好妻,何況趙忠這個窩?此事任是趙忠如何努力,一聽到他要給兒說親,大家全都退了。誰做都沒人肯應聲。

巧了,啓要給子找對象。原本他看著長子次子婚姻極順,便想三子也找那麼一個世家,他總是不肯三子不如人的。哪知孝之、肅之兄弟兩個的婚事,與平之是不一樣的,嫡庶這種事,從來不是你口上說說就能平等了的。孝之襲爵承家,柴氏方肯妻之以肅之有令名,且是楚氏親生,姜氏方肯與之聯姻,嫁的還是庶,最後雖然換了嫡出,那也不是初衷。

平之的生母,名聲實在是太響!雖則啓口口聲聲說平之是他子,最疼看重的那一個。可有兒要說親的人,與他年紀都差不多,怎麼會不知道當年往事?寵妾寵得要走老婆,連皇帝都拉來給妾站街……這妾也不是什麼識大的,這啓也不是什麼明白人,僅止比趙忠好那麼一點罷了。不不不,只能說,楚氏比趙忠的原配水平更高,生生把啓給掰了回來。

世家沒一個應聲的,啓想讓楚氏出面,楚氏也不推辭,只管放出風聲,要給庶子說親,言明瞭是庶出,但孩子不錯,有他二哥讓出來的實職,他也領了。於是原有些心的就都息了心,米丞相說得好:“家三郎真是個實在人。”米丞相這絕不是在夸人,那是在損平之呢。翻譯一下潛臺詞:見利就上,吃相難看。

啓還沒聽出來呢,可有人能聽得懂,聽得懂的人愈發不肯平之做婿了。

就這樣,平之做了兒,依舊沒有好孩兒肯嫁。一拖二拖,姜氏都進門兒了,趙忠來喝喜酒,一想,嘿,這裡不是有個好婿嗎?雖然不是世家出,可是家知知底兒,老哥疼這個三郎,怎麼看怎麼不吃虧。就他們家了!還有那個吳氏,當年趙忠這貨不講究,上趕著管個小老婆“阿嫂”,吳氏與他們這幫人得都不錯,趙忠越想越滿意。

趙忠閨也多,哪怕由著平之挑也行啊,好歹得嫁出去一個!

啓也不好推辭,實在是庶子要結婚,沒人肯應聲,他騎牆頭上下不來了,有個人搭梯子,還是閨隨便揀,也就答應了。要說這麼荒唐的事兒,楚氏是勸過的:“委實過了,婚姻是父母定的,往衛將軍家中選爲妻,是天子做了都要被說輕狂的!請衛將軍家裡定一好,咱們再往下聘纔好。”

啓想要發作,到底不像趙忠那樣腦殘得徹底,一想,好像也對。就跟趙忠說了,趙忠還說啓厚道,不能他家吃虧。把閨們拎出來宣佈了消息。啓寵庶子是出了名兒的,更兼肅之“被”讓,更是京中皆知。趙家的孩兒們拿出們母親爭寵的勢頭來競爭,手足相殘,一圈下來,趙氏穎而出。

在這麼個家庭環境下長大,沒有出正派的嫡母教導,不但生母是婢妾,周圍全特麼是爭寵的婢妾,趙氏打小就知道,謙遜有禮是個p,不爭不能得利,凡事都要出個頭兒,有好事兒的時候上頭才能想著你。要抱了說話算數的人的大,其他的人,哪怕是手足兄弟,也特麼是競爭者。合作什麼的都是暫時的,合夥人也是可以利用的。什麼都是虛的,包括名聲,唯有權與利是實的。反正吧,哪兒哪兒在眼裡都是叢林,這世界就沒有明的地方兒。“把蛋糕做大”的理念是沒有的,倒是對“如何搶到更多的蛋糕”深有會。

無怪乎楚氏面上對平之是仁至義盡,對這個三兒媳婦卻是真喜歡不起來。

趙氏也不在乎,這家裡的大boss又不是婆婆!眼看兩個嫂子給閨都起了名字,獨,全家都是失學兒,想不出名兒來。素來好強,自己想了半天,都覺得不好,乾脆開腦筋作弊,等丈夫回來,讓平之給姑娘起名字。平之一聽了兩個侄兒的名字,不用多想,就給兒起名“聖”。

趙氏也是一個做事踩點兒的人,看著姜氏父親週年祭,楚氏給面子地押著肅之過去,雖則不曾親至,也送了許多祭禮。趙氏的鬥爭神又催促著,必須在這時候顯擺一下。

於是,在肅之、姜氏夫婦參加祭禮回來,而啓等要往衙裡去的人也回來的時候,跑到楚氏面前宣佈閨的名字。這也是經驗,比如,姐要是做了雙子給爹,必須就做一雙鞋,還要饒上條腰帶……

這一回,上了神經病了。

——————————————————————————————————

肅之生命中的前十四年,是個被抑、但是價值取向與主流社會相符、雖然爹孃都不偏疼但是依然對父母長輩保持敬意的好孩子,直到第十五年上,他有了工作的機會,試圖證明自己、讓父母的眼睛多看一看他的時候,一道巨雷劈下!一慣偏疼的父母著他把好不容易可以證明自己的工作機會,是以一個道貌岸然的名義給“讓”了出來,他分明不是這麼想的,還得裝很快活。

肅之了!

這個時候的他,還不曉得要如何反抗,只是生悶氣、喝悶酒而已。直到楚氏給他說親,說的是難得的世家,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尤其是平之的想娶妻,世家完全不搭理,對比之下,肅之心裡好過了很多。然而姜家又臨時生了變故,肅之終於就找到了突破口。跟老婆相敬如冰是一條,跟父母對著幹,他更起勁兒。要不是他相當有“冤有頭債有主”的神把火力都集中在這父母兄弟上,姜氏的日子會更難過,而絕不是僅僅被漠視。

今天這事他本來就不不願的,趙氏這娘們兒還一臉賤笑來顯擺的名字:“郎君給起的,。”

說來也巧,啓平素不到楚氏這裡來,今天是遇著了件不順心的事兒,要跟楚氏說一說,聽楚氏是怎麼分析的。順便就帶著其他三個兒子一道過來了,兒子們給母親請安,媳婦們自避至屏風後,姜氏讓阿圓把兒抱去房裡睡覺。楚氏也不藏著掖著,直跟啓說了三孫兒的名字。

啓順口就說:“好好,三郎起的好名字。”

肅之聽了,“嘿嘿”一笑,衝坐在對面兒的平之眉弄眼地直樂:“你還真曉得事,你生母聖上就喜歡,你閨也要聖上喜歡?可不是,不知道你閨什麼時候能再得二十匹天水碧?”

如果神佑還醒著,一準兒在心裡“臥槽”一聲:中二病,你直說你爹戴了皇帝給的綠帽子、你娘還不如個小妾,這樣真的不是在作死?

不錯“聖”二字本意是沒那麼猥瑣,可架不住肅之的神表,那上面分明寫滿了曖昧的潛臺詞。那眉弄眼的樣兒,要不是長得好看,都能被當流氓給抓起來揍。反正吧,仁者見仁,在場的人怎麼聽怎麼覺得他像是在說桃緋聞。哪怕不是嘲諷啓帽子的,也有可能是嘲諷將來要當小妾——總之,不會是好事兒。

一時間衆人腦補紛紛。

啓氣得要死,他雖然一時想不到神佑想的那麼多,也直覺得不是什麼好話。跳起來要打人,可肅之這貨吧,頭十幾年那真是個好孩子,文武兼修的那一款,就想著他爹是武人,如果武藝練好了,是不是能討爹歡心?結果爹不開心,可他也練出來了,啓哪裡打得到他?

肅之一面跑,還一面回頭做鬼臉兒,對啓道:“爲不使父有殺子不慈之名,我先走了,父子之間,不用謝。”說完,跑得不見了蹤影。

    人正在閲讀<詩酒趁年華>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