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第9章 名字的後續

肅之一病中二深似海,端的是高深莫測,連親爹親媽都猜不他會跑到哪裡去,更不要說是姜氏了。楚氏也不是一般鄉下婆娘,兒子一變壞,就埋怨兒媳婦沒本事。何況心知肚明,肅之這事兒,子是在父母這裡。肅之一跑,楚氏越發覺得沒滋沒味的,問孝之:“今日可還順利?”

孝之臉上有些不好,看一眼屏風,覺得後面影影綽綽的,今天的事,說與妻子無妨,令姜氏知道亦可,孝之心裡卻是委實不喜趙氏的,便含糊道:“沒甚大事。”

楚氏一顆心全在他上,如何聽不出來其中抑抑之意?嘆一聲:“忙了一日,也該累了。”便吩咐三個兒媳婦自回去備飯,又命使伏侍啓更去,眼睛看一下餘下的三個兒子:“四郎也去更。”

打發走了閒雜人等,楚氏面容一肅:“說吧,怎麼了?”

平之看一眼孝之,果斷請大哥先說。孝之不得不含糊一句:“今日朝議,米丞相議立大將軍……”

楚氏不等他把話說完,便將手一擺:“行了,知道了。”

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呢?啓等幾個隨今上拼殺至今的人,當初組團的號稱是“六駿”,裡就有啓、趙忠等人,另有其他四個,也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卻是各各帶著將名號,然則無一是做到了大將軍的。地位最高的當數鬱陶,也止步於驃騎將軍,其次便是啓,做到了車騎將軍。

這六個人裡,除去死了的,如今還餘下四個,個個都想做這“大將軍”,只是初時是都沒想起來,那時候各人地位並不如現在這般高,沒想能一口吃個胖子做到大將軍。如今兒也做大了,眼界也高了些兒,就想做這大將軍了。啓自認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自然是想做大將軍的。

前些年,他空有這個心,肚裡一,按資歷呢,他是比不得趙忠的,趙忠是一打頭就跟著今上的,他先是跟著先帝,次後才投了今上的。及至趙忠自己發昏,弄得旁人眼裡皆看不上他,啓便覺得,除開趙忠,便數他與今上之關係最好。便是鬱陶,也還差著些兒。鬱陶是一直忠於先帝,直到今上登基,方纔下馬伏拜的。不比啓,半道兒就站隊功。

先前亦有請設大將軍之議,或被今上、或被米丞相等人連消帶打胡帶過了。眼看著啓這一代的人都四十好幾了,其時平均年齡還低,再不上進,特麼就只有“追贈大將軍”了,追贈的有個p用?!啓等人也著急了起來,啓是有些腦子的,他的幕府裡又養了幾個好幕僚,幫他出主意,又收買人心,攛掇著幾個小上書。

好容易這一回,今上是勉強同意了。米老頭又橫一扛子,把現議的人選統統打了回去。比如趙忠,雖然是個衛將軍又有戰功,但是“太有特”。到了忠這裡,就特麼變“太沒特”了,照米丞相的說法,啓這人呢,論(抱今上大的)資歷不如趙忠,論戰功不如驃騎將軍鬱陶,論忠烈不如已經殉國了的追諡驃騎將軍的李苗……

啓熱炭團兒似的心思,被澆了一頭的冷水,當時不能把米老頭怎麼樣,下朝了,他倒是想帶人揍這老貨一頓,米老頭人老,早溜了。且米老頭也是個出將相的人,出行那是一堆人圍著,啓不好下手。揍一頓仇人,跟帶隊攻擊丞相衛隊,那是兩個概念。啓是狗咬王八,無,氣咻咻地回來了。

啓想當大將軍的心思,闔家上下都知道,是以孝之只說一個開頭,楚氏只聽一個開頭,剩下的便都不用多提。從頭到尾平之一句話都沒說,他如今在家裡倒是表現得頗爲低調,聽著楚氏與孝之說完話,再問他:“可有什麼不妥之。”

方纔答道:“並無。”

楚氏便說:“去看你媳婦去,我看心裡有事。”平之一口氣憋在心裡,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心裡有事的是他!打小了,在父母跟前,他就是事事能肅之一頭,啓是沒口子的說他孝順懂事能,對其餘三子只是淡淡,長子還好些,餘下兩個,能分一個眼角已是萬幸。楚氏也不說什麼抗議的話,平之每每想起那些傳言,再看一看楚氏的酸臉,就能生出一陣快意來。

至如肅之“讓”了實職與他,他也坦然了,總以是楚氏母子欠了他的。哪知小可憐肅之突然發了臆癥,瘋狗一樣在家裡咬!今天又吃他一記,平之快要氣瘋了,卻還得老實忍了。否則翻起臉來,他在楚氏面前鬧了,就是他失禮了。更可恨的是,今日這話,肅之說得,旁人卻傳不得,否則就是拉著已經死了的吳氏來躺一回槍!別說什麼礙著今上的話了,這事原便是今上做得不地道,當初被史臺拿來大炒特炒的,勸他要行事謹慎。

————————————————————————————————

平之帶著一腔噁心之回房了,自打他了親,楚氏就命他也回自己房裡吃飯去了。公開的理由是男男的一屋子吃飯不好,平之知道,不是這樣的,楚氏就是不想見著自己罷了。哪怕楚氏給全家都立了這樣的規矩,有了媳婦了家,都回自己屋裡吃,平之還是覺得這是針對他。

到了房裡,趙氏正在哭,哭得是梨花帶雨,平之心中正煩,沒心看。趙氏便從啜泣變嗚咽,哭聲縷縷地飄進平之的耳朵,纏進他的腦子裡,哭得他更加心煩意了。拳頭,抿角,平之微微挑高了下,涼涼地斜了趙氏一眼。

趙氏覺著他視線過來,加大了一點聲音,哭不兩聲,覺著不對,一挑眼角兒,發現是真的不對,頓時收聲。急趨到了平之跟前,順手試了下眼角,輕聲問道:“郎君累了一天,了罷?”

平之的眼珠子隨著的步子在走到了跟前,平之的眼睛也不是斜著看了,正正地盯著看,眼神卻依舊很冷很抑,看得趙氏心頭一兒,再不敢說話。趙氏天然對上位者的緒有一種別樣的敏,覺出丈夫不喜如此,瞬間改了,低眉順眼,上來要伏待平之更洗手。

平之擡高了胳膊,把袖角兒從手裡拉了出來,自去屏風後除了外袍。趙氏面上便過不去,狠狠掃了一眼屋裡,四下婢皆低頭摒息,只當自己不存在。平之更就是真更,換完裳,婢端了水盆兒來,在他面前跪下,將銅盆舉過頭頂,平之洗了手,趙氏拿著個手巾,怯生生上前來遞給他。平之接了,手,依舊什麼話也沒說,趙氏便漸安靜了下來。

不一時,擺飯出來,默默吃了一餐飯。趙氏待平之漱了口、洗了手,也跟著做了,才說:“郎君要不要看看咱們孩子去?今天可乖了呢。”

平之看了一言,才說:“會說話了?”

趙氏手上一:“正教著呢。”

平之道:“多將心放到正事上纔好。”

趙氏唯唯,原想著攛掇著平之鳴不平的話兒便都嚥了下去。雖是好強,卻是曉得何人能惹、何人不能惹,比如平之,就是家安生立命的本,自是不能使他生氣的。

平之問完了兒,並不如何去看,自去書房看書,將趙氏閃在房暗恨。恨一回,又去看兒,聖已經睡了,趙氏將手指在額角上一,恨恨地道:“冤家!除了吃就知道睡,你倒是開個口呀!”一回,見了一下兒,又心疼,了兩下,將兒安好,自回房裡等丈夫不題。

卻說平之自覺了一回窩囊氣,第二日便稟了他父親啓,想給兒隨便取個大名兒。啓纔要說“不必將老二的話放到心上”,一看子的面,也覺得聽了三孫兒這名字跟吃了死蒼蠅似的,話到邊,他又改了口:“你看著辦罷。”

過不兩日,平之便給兒起了個正經的大名兒——靜姝。

趙氏也是個伶俐人兒,聽了丈夫這麼說,便也要去給婆母回一聲,此時卻是不敢挑著什麼全家人都在場,要搶風頭了,只安安靜靜挑了個請安的時候說一聲:“郎君給孩子起了個正經的大名兒,喚做靜姝,已稟了阿翁了。”

楚氏一點頭:“知道了。大娘、二孃亦給孩兒取名去。”說完,又看了趙氏一眼,將個趙氏看得心中不自在,暗想,這是嘲笑我不曾讀書識字、取不出名兒麼?趙氏是真個不明白,何以丈夫必要押著自己來給這不得公爹心的婆母來日日請安侍奉立規矩?趙氏自嫁過來將有兩年,將這家裡的事打探得真真兒的,這公爹足有十好幾年沒怎麼進婆母的房了。怎麼丈夫還要這般做?這豈不是沒事找事麼?

一想就想多了,發散思維了收不住,轉眼就想到楚氏親生的兒子肅之那裡去了,暗想,這該殺千刀的好幾日沒聽說回家了,早晚死在外頭才好呢!

那頭柴氏掃了一眼這三弟妹,收回眼來,恭敬地對楚氏道:“郎君與大郎取名希賢,孩兒便隨哥哥,希真罷。”

姜氏卻對楚氏道:“得此一,珍之之,且喚兩年名,圖個好養活,待大了再與取罷。”

楚氏面上淡淡地,微微一點頭:“也罷。”

柴氏微看姜氏一眼,卻見姜氏面上仿如古井,一無波瀾。趙氏只覺得不對味兒,又不曉得哪裡不對,只知道這三個人都與作對,將報了兒名字,這婆婆就命兩嫂取名,大嫂拿兒名字順下來,顯得兒另類。二嫂更妙,雖不順著大嫂,卻乾脆不取名了,顯得瞧不起

有心說點什麼,又有些怵了這氣氛,總覺得如果此時說了,要吃點子小虧,轉而思量如何藉著丈夫的份量好這家裡旁的人不好過纔好。最佳的突破口便是那個不務正業的二伯子!

此時的趙氏還不知道,那不務正業的二伯子是一點也不好惹,更想不到的是,二伯子同志正在做的與正在想的,實有一些相似。肅之這貨此時正跟他的好友一道吃酒,吃得開心,琢磨著怎麼坑一坑人呢。

    人正在閲讀<詩酒趁年華>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