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9章 論語道德(2)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而小人則隻知道思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隻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於利而行,多怨2。”

【注釋】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

2怨:別人的怨恨。

【譯文】

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評析】

本章也談義與利的問題。他認為,作為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這裏仍談先義後利的觀點。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2?”

【注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麽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麽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麽能實行禮呢?”

【評析】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民主義國家采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主義”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隻求自己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評析】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家,並非不想居要職,而是希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備足以勝任職的各方麵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麽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人正在閲讀<論語>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