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15章 論語述而(2)

【評析】

這一章裏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神麵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好古代的東西,勤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

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為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好古代的典章製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麽說,是為了鼓勵他的學生發憤努力,為各方麵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語怪、力、、神。

【譯文】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鬼神。

【評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但也不是絕對的。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事待人、修、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釋】

1桓魋:魋,音tui,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司馬,是宋桓公的後代。

【譯文】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麽樣?”

【評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人正在閲讀<論語>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