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的故事

本指假裝癡呆或裝瘋賣傻,實際上做出的假象都是爲了矇騙對手,爲以後的出奇制勝做鋪墊或創造條件。

【原文】

寧僞作不知不爲,不僞作假知妄爲①。靜不機,雲雪屯也②。

【註釋】

①寧僞作不知不爲,不僞作假知妄爲:寧可假裝著無知而不行,不可以假裝假知而去輕舉妄

②靜不機,雲雷屯也:語出《易經.屯》卦。屯卦名。本卦爲異卦相疊(震下坎上),震爲雷,坎爲雨,此卦象爲雷雨並作,環境險惡,爲事困難。“屯,難也”。《屯卦》的《彖》辭又說“雲雷,屯。”坎爲雨,又爲雲,震爲雷。這是說,雲行於上,雷於下,雲在上有抑雷之象徵,這是屯卦之卦象。

【白話譯文】

寧願假裝不知道、不採取行,也不要假裝知道、輕舉妄。鎮靜而不泄,就像驚雷藏在濃雲裡,等待發作的時機。

【按語】

假作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爲而實不可爲,或將有所爲。司馬懿之假病昏以誅曹爽,巾幗、假請命以老蜀兵,所以功。姜維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爲而妄爲之,則似癡矣,所以破滅。兵書曰:“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機,則而羣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或日:假癡可以對敵,並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徵儂智高時,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勝負無以爲據。”乃取百錢自持,與神約:“果大捷,則投此錢盡錢面也。”左右諫止:“倘不如意,恐沮師。”青不聽。萬衆方聳視,已而揮手一擲,百錢旨面。於是舉兵歡呼,聲震林野。青亦大喜;顧左右.取百釘來,即隨錢疏,布地而帖釘之,加以青紗籠,手自封焉。曰:“俟凱旋,當酬神取錢。”其後平邕州還師,如言取錢,幕府士大夫共視,乃兩面錢也。

【白話譯文】

假裝不知道而實際上知道,假裝不採取行而實際上不能行,或者將要採取行。司馬懿假裝病重,神志不清,進而殺了掌握兵權的曹爽;接了諸葛亮故意激怒他的,假裝向皇帝請求進攻,實際上是實施拖累蜀國士兵的計策,所以功了;姜維九次討伐中原,明明知道不可功,仍狂妄地進攻,這只是與“癡”相似,所以破滅。《孫子兵法》說:“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當行沒有發作時,鎮定安靜好像癡人一樣;若是假裝癲狂,任意行,不但泄了機,反而因爲自己胡作爲,引起了別人的懷疑。所以假裝“癡”,會勝利,假裝“顛”,會失敗。或者說:假裝癡傻,可以對付敵人,也可以指揮軍隊。

宋代,南方迷信鬼神。大將狄青討伐儂智高的時候,大部隊在桂林的南面。狄青假裝祈禱說:“對勝利還沒有把握。”拿來一百個銅錢,向神靈約定:“如果真能打勝仗,那我投出這一百個銅錢都是面向上的。”旁邊的人勸道:“如果如如意,恐怕會打擊士氣。”狄青不聽。全軍將士都張地凝視。狄青揮手一擲,一百個銅錢都是面向上。部隊歡呼,聲音震了山林。狄青也十分高興,要左右拿一百個釘子來,按照銅錢在地上的分佈況,把錢釘在地上,親手用青紗籠封蓋,說:“凱旋之後,定當酬謝神靈,取拿銅錢。”平定邕州後,果真來取錢,幕府士大夫們一看,原來銅錢兩面都是一樣的。

第一部分 正比較假癡不癲

下面正比較假癡不癲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軍事領域的“假癡不癲”

拿破崙“假癡不癲”,使沙皇上當。

1805年,拿破崙統帥部隊與第三次反法聯盟激戰。憑藉拿破崙的軍事天才,法軍一開始就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然而到了11月下旬,獲得俄國援軍加強的俄奧聯軍8.7萬人在奧爾米茨地區穩住陣腳。眼看拼不易得手,拿破崙立即擺出力不從心的架勢。當法軍追至布呂恩地區時,拿破崙有意賣個破綻,命令部隊停止前進,派代表同俄方談判,請求停戰。拿破崙把自己裝扮害怕繼續戰鬥的人。沙皇由此利令智昏,否定了庫圖佐夫繼續後撤、敵深的意見,企圖追擊法軍。由於聯軍對敵估計錯誤,不待後續部隊到達即於11月27日開始向布呂恩以東地區開進,企圖從南面迂迴包抄法軍。爲使聯軍加速發起進攻,拿破崙主放棄利於防守的普拉岑高地。聯軍到達奧斯特利茨地區後,誤認爲法軍懼戰收,於12月2日倉促發起進攻,並將主力集中於左翼,以求切斷法軍退向維也納的道路,造圍殲態勢。拿破崙則在右翼利用河流有利地形設置陣地,以較兵力阻擊聯軍主力的進攻,牽制了聯軍約一半兵力,而將法軍主力集中在中央和左翼陣地上,形了優勢兵力。會戰開始後不久,法軍首先頂住了聯軍主力的進攻,隨即在有利時機奪回普拉岑高地,接著完中央突破,將聯軍切兩段,使其於首尾不能相顧的被局面。隨後向聯軍左翼側後發起猛攻。聯軍潰退時,法軍在炮火支援下全線追擊,將聯軍主力到湖泊沼澤地區,致使聯軍爲甕中之鱉,遭到法軍的毀滅打擊。

政治領域的“假癡不癲”

國第三十任總統柯立芝的“大智若愚”。

自從主白宮以後,柯立芝經常悠閒地坐在搖椅上一邊雪茄一邊欣賞景。有評論家說:比起其他任何一個總統來,他做的工作最,做的決策也最。他在五年又七個月的總統生涯中,最顯著的特就是比其他任何一個總統睡得都多,說的話都。人們給柯立芝起了一個“沉默的卡爾文”的綽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1984年出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介紹柯立芝(1872-1933)時是這樣寫的:小心謹慎,穩紮穩打,以巧妙的手腕對國行政管理進行改革,控制住共和黨,給偉大的利堅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沒有危機,大大繁榮。的確,當時國的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鋼鐵工業和建築業都出現了興旺發達景象。老百姓也到收音機、電冰箱、洗機、吸塵、電話等奢侈品的樂趣。由於這一時期,正值柯立芝擔任總統,因而有人把這一時期國的繁榮,稱爲“柯立芝繁榮”。

經濟領域的“假癡不癲”

兩個商人的“愚蠢”行徑。

國某城的一條街上,有兩家**廉價商品的商店A和B。這兩家商店雖然相鄰,但兩個店主卻是死對頭。一天,A店的櫥窗中掛出一幅廣告:低價出售被單,每牀售價8.5元。顧客一看有便宜貨,便紛紛購買。等到A店中購買被單的顧客稀之後,隔壁B店的櫥窗裡又出現了這樣一則廣告:我店的被單更好,但是價格更便宜:每牀7.9元。由此,B店又重新出現搶購熱。類似的場面在這兩家商店之間經常出現。附近的居民也總是盼著兩家商店出現“競爭”,以便從中漁利。當時也有人認爲他們倆人真傻,如果兩人搞好關係,不就可以聯手壟斷價格嗎?不過也沒有人深究。不知不覺之間,幾十年過去了,兩家商店的主人都老了。終於有一天,兩家商店先後關門了,兩位店主也先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商店的新主人前來接收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兩家商店間有一條通道相連。原來,這兩個店主竟然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的“戰鬥”都是騙局,真正欺騙的是顧客。

領域的“假癡不癲”

容國團“假癡不癲”,最終獲勝。

自從容國團獲得世界冠軍之後,便爲衆矢之的。然而容國團卻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驚人之舉。當年直拍削球打法的張燮林嶄頭角之後,由於擊球旋轉強變化多,以守爲攻,積極主,被譽爲“魔師”。張燮林選國家隊之前是上海隊的選手。在1960年4月的全國比賽中,張燮林出人意料地接連擊敗國家隊的主力運員王傳耀、徐寅生、楊瑞華、莊則棟、李富榮等。進前八名之後,遇到了強大的對手容國團。當時國家隊領隊特別希容國團戰勝張燮林,以保住國家隊的面。不料容國團答道:“我上去恐怕也不行。”領隊聽了以後大失所。其實,容國團只是故作姿態。暗地裡已經認真研究過張燮林的打法,並且準備了多種方案。只見容國團在比賽一開始先實施第一種方案,以拉攻爲主,企圖令對手疲於奔命。然而步法極爲靈活的張燮林卻能從容應對。於是容國團又換了第二種方案,實行長短結合,一有機會便發力重扣。由於戰得當,最後終於贏了張燮林。

科技領域的“假癡不癲”

農業大學畢業生“假癡不癲”,用知識創造財富。

從農村考農業大學畜牧養專業學習的王裕,畢業後並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千方百計企圖留在城市,而是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創業。他的這一打算,開始時被鄉親們視爲愚蠢至極的行爲。然而王裕卻認爲,自己經過審時度勢,走的是最適合本條件的路。他首先經過考察,發現以前當地的豬仔都是從外地購買,不僅需要支付運費,而且在運輸過程中豬仔還會有傷亡。於是王裕決定自己手繁豬仔。這件事對於一個畜牧養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第一年,幾十頭豬仔的活率就達到98%,使得每頭豬的本降低了50元,實現了旗開得勝。隨後,他又利用所學的知識研發飼料,還發明瞭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提高了豬的抗病能力。此項果榮獲市科技局頒發的科學技創新一等獎。在極短時間,王裕的養場年收已達到近20萬元,而且發展勢頭將會越來越好。

“假癡不癲”的失敗反例

應聘者本想“假癡不癲”,結果卻弄巧拙。

對一位前幾績不錯的應聘者提出如下問題:“2008年中國神七飛船發功,請就神七神談談自己的想。”對於飛船發的問題,絕大多數應聘者都是外行。在這方面貿然發揮,往往就會出乖醜。但是這位應聘者本不考慮這一點,而是企圖給考以自己擅長“假癡不癲”之道的好印象,於是一開口竟然說“中國神七飛船功登上月球並順利返回”。此言一出,把考們全都逗樂了。這種信口開河的做法,理所當然地就使自己於被地位。實際上,如果真想給人以“假癡不癲”的印象,首先應該承認自己對於航天方面的事知之甚,然後強調:縱觀科學技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中國神七飛船發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件,接下來聯繫其中現的神七神暢談自己的想。

所以,實施“假癡不癲”時,不但要“假”,而且要“癡”。

第二部分 反比較假癡不癲

我們在此只討論兩種方式的“反比較假癡不癲”(或“反假癡不癲”):第一種方式是從涵義或形式上與“正假癡不癲”完全相反或明顯不同,此計可以稱爲“假誠不癲”,“假啞不癲”,“假笑不癲”,“假快不癲”,“真誠不癲”,“真癡不癲”,“主不癲”,“開創而不癲”,“借力不癲”,“假癡真癲”,“真癡真癲”等;第二種方式則考慮如何破解“正假癡不癲”,此計可稱爲“阻擊假癡不癲”等。

軍事領域的“反假癡不癲”

俄皇亞歷山大扮演“真癡不癲”的彩一幕。

在俄國曆代沙皇中,亞歷山大的思想和經歷最爲複雜。他從小就要艱難地在祖母葉卡捷琳娜和父親保羅的重重矛盾之間獲得生存。萬幸的是,他以一個“好演員”的份,同時得到祖母和父親的喜。1806年,拿破崙攻進波蘭,威脅到了沙俄的利益,亞歷山大不得不下令進行抵抗。然而由於俄軍在戰場上連吃敗仗,亞歷山大又被迫求和。亞歷山大與拿破崙在涅曼河上的一隻木筏上舉行會談,亞歷山大又一次施展“好演員”的特技,虛假意地表示願意充當拿破崙對付英國的助手,對拿破崙的其他要求也滿口答應。在隨後雙方簽訂的和約中,俄國承認拿破崙的兄長爲那不勒斯國王和荷蘭國王,答應將卡塔羅海灣轉讓給法國,承認法國對伊奧尼亞羣島的主權等。在英國拒絕俄國提出的媾和條件時,俄國將同英國斷絕外關係並參加對英國的大陸封鎖。在和約中,俄國還做出了許多讓步。這裡,沙皇亞歷山大如同木偶一般的表演,確實是“真癡”、而不是“假癡”,因爲俄國實實在在是失敗了,沒有一點裝瘋賣傻的可能。俄國不得不吞下一切苦果。正像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俄國藉此換來的唯一果是獲得了息的機會,這樣亞歷山大就有充分時間重整軍隊、***炮、貯備糧草,完以後戰勝拿破崙的一切準備工作。這裡,沙皇亞歷山大的高明之在於,他使拿破崙相信,俄國今後,至是在短期,再也沒有能力與法國抗衡。否則,拿破崙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這也是“真癡不癲”的髓所在。

政治領域的“反假癡不癲”

阿斗“真癡真癲”,得以善終。

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被人稱爲“扶不起來的阿斗”。此外,古籍和民間還有許多拿阿斗開玩笑的故事。例如,人們常把無鬥志,貪圖,茍且安,不思歸國歸鄉的緒,稱爲“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出自阿斗上。當魏軍兵臨城下,後主劉禪毫不抵抗就開城投降,然後被押解到。司馬昭封他爲安樂公,還賞賜住宅、生活費用等。爲了表示恩戴德,劉禪帶領一幫人登門致謝。司馬昭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國的舊臣們想起國破家亡的慘狀,不悲傷不已,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依舊談笑風生。司馬昭見狀就問劉禪:你不思念蜀地嗎?劉禪毫不猶豫地回答: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地。他的舊臣郤正見狀趕獻上一計:您不能這麼說,如果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我沒有一天不想念蜀地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您回蜀地了。”劉禪表示同意。後來在歌舞聲中,司馬昭果然又問了一次,劉禪趕忙把郤正提議的話重複一遍,不過一滴眼淚也沒有出來。司馬昭聽了便問: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立即將郤正出賣,說況正是這樣。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都笑了。這樣,劉禪給司馬昭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從而功地保住了命。這在亡國之君中是十分難得的。

經濟領域的“反假癡不癲”

以“假啞不癲”化解語言障礙。

英語本來是世界通用語言之一。然而,到了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有時候說英語就吃不開了。其原因在於,當地的許多人出於民族自豪等原因而排斥英語。有時候你和他們講英語,他們卻用英語回答:“對不起,我不會講英語。”這時候,就有一個好辦法:裝聾啞人!在餐館裡點菜,如果發現鄰桌有你要吃的品種,就可以用手指一指,表示自己也來一份。如果要吃牛,就學幾句牛。在商店裡買東西同樣可以照此辦理。如果迷了路,可以拿出所住旅館的宣傳小冊子,然後用手勢和肢語言表示求助。遇到好心人,他們甚至會開車送你到達目的地。

領域的“反假癡不癲”

施拉格“假笑不癲”,絕境中反敗爲勝。

在2003年5月舉行的47屆世乒賽男單1/4決賽中,中國選手王勵勤開局之後發揮一直比較正常。第一局,王勵勤以11:5獲勝。第二局,奧地利名將施拉格以相同比分扳回一局。但王勵勤在第三局以11:8勝出,形勢佔優。第四局的比賽格外激烈,王勵勤面對三個局點毫無懼,經過頑強戰以13:11又拿下這一局。但施拉格在第五局以11:9獲勝,重新獲得一線希。到了第六局王勵勤一鼓作氣以10比6領先,在握有四個賽點的大好形勢下,施拉格主提出暫停。隨後,施拉格微笑著返回賽場。在幾乎於絕境的況下,施拉格的微笑絕對不會是發自心的,只能是一種故作姿態的假笑。然而,就是這種微笑,爲極殺傷力的武。王勵勤本來就高度張的神經無法抵抗這致命的一擊。此後王勵勤的凌厲攻勢突然不見了,只是消極地等待對方的失誤。施拉格則趁機連扳5分,反而以13:11獲勝。在這種況下王勵勤更被了,在決勝局中竟然以5:11的懸殊比分失利。

朋友,當你面對強勁的對手時,不妨以微笑扭轉頹勢,打開勝利之門。

科技領域的“反假癡不癲”

藉助於阻擊抄襲論文者的“裝聾作啞”。

某高校知名“博導”以抄襲論文和竊取他人科研果的方式實現了名利雙收。幾位老教授發現後,對其進行了揭發和上告。然而他卻辯解說,他的“科研果”與別人的果“不謀而合”。至於抄襲論文的事,他則“裝聾作啞”,企圖以拖延的方式矇混過關。由於幾次揭發和上告都如同石沉大海,這幾位老教授不得不借助於。經過,特別是在網絡上公佈了其抄襲的論文與原作者論文的詳細對比之後,這位“文抄公”再也不能置若罔聞了。最後在上級領導機關的干預下,他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抄襲行徑,並到了應得的分。

第三部分 其它比較假癡不癲

我們在此只討論三種方式的“其它比較假癡不癲”(或“其它假癡不癲”):第一種方式是非“正假癡不癲”非“反假癡不癲”的另外一條計謀,此計可稱爲“側假癡不癲”,“偏假癡不癲”等;第二種方式是有“正假癡不癲”有“反假癡不癲”的另外一條計謀,此計可稱爲“正反假癡不癲”等;第三種方式是前兩種方式的組合,即非正非反“假癡不癲”和有正有反“假癡不癲”的組合,此計可稱爲“組合假癡不癲”等。

軍事領域的“其它假癡不癲”

林肯以“其它假癡不癲”之道,重用格蘭特將軍。

1861年4月國南北戰爭發了,時任總統的林肯發現,聯邦軍是一支缺乏卓越將領的隊伍,所以林肯竟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先後任命了五位總指揮。直到1863年10月格蘭特挑起大梁,林肯用了整整兩年半的時間才最後確定了最理想的人選格蘭特。那麼,林肯欣賞格蘭特那些地方?第一是“假快不癲”。格蘭特主張儘快進攻,即使是沒有準備好也要進攻。這種“快”,在一般人眼中只能是“假快”。但是格蘭特看問題的角度卻令人拍案絕:如果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同樣敵人也沒有準備好,那我們還等什麼?第二是“主不癲”。在南北戰爭中,攻打亨利要塞是一個轉折點。在林肯與格蘭特的上級哈勒克將軍討論是否攻打亨利要塞時,曾經問過哈勒克幾個問題。“在你的部屬之中,有誰認爲我們將在兩年取勝?”“格蘭特。”“有誰覺得我們的士兵是最好的?”“格蘭特。”“有誰主提出向敵人發進攻?”“只有格蘭特。”正因爲這樣,林肯選擇了格蘭特。第三是“開創而不癲”。格蘭特有極強的創造,然而在進行開創時,隨時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實際上,國在不長的時間裡能夠迅速強大起來,正是因爲有許多像格蘭特這樣的創造人才。由於格蘭特有這些優點,所以林肯對於格蘭特的缺點,以及某些人對於格蘭特的誣告,都能採取“假癡不癲”的態度。據說,在格蘭特屢建戰功的時候,仍然有一些人對他進行中傷,說他不惜士兵的生命,一味蠻幹。有人甚至說他嗜酒的惡習依然不改。1863年11月,格蘭特剛上任一個月,就有好事者要求將格蘭特免職。林肯大吃一驚,忙問何故。對方說:因爲他喝威士忌太多了。林肯聽了之後竟然說:我想給我的其他將軍每人送一桶去。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卻反映出林肯對部下的信任和清醒的大局觀。事實上,格蘭特在戰爭期間幾乎就沒怎麼喝過酒。

政治領域的“其它假癡不癲”

劉睦應該採取的“其它假癡不癲”。

東漢明帝的堂侄劉睦,自好學上進,注重自修養。年後被封爲北海敬王,而且深當地老百姓的戴。有一年年底,他派一名員去京城朝賀。臨行前他問:“皇帝如果問起我,你怎樣回答呢?”這位員說會如實稟告。劉睦聽後,連連搖頭說:“你如果這樣說,就把我給害了!”見對方大不解,劉睦又說:“你見到皇帝后,就說我自從承襲王爵以來,每日只知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劉睦是想以“假癡不癲”的方式,避免皇帝的猜測。但是,從一切可能的況出發,僅僅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首先,派去的員可能出賣劉睦;其次,皇帝可能派人私訪。這樣,皇帝一旦瞭解真相,劉睦就可能招來殺之禍。那麼,劉睦應該如何做?答曰:劉睦至還應該“真癡不癲”,在某些事上真正糊塗,不與朝廷較真,在皇帝允許的範圍,爲老百姓多做一些好事。其次,還可以要求派去的員採取“偏假癡不癲”的態度。即從側面說劉睦並非犯上作之徒。例如說劉睦極與大臣來往,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做些什麼,可能對有獨鍾。至於其他應做的事,相信讀者開腦筋之後,還可以想出很多。

經濟領域的“其它假癡不癲”

前面在經濟領域的“反假癡不癲”中提到,以“假啞不癲”化解語言障礙。

實際上,如果採用“其它假癡不癲”,效果會更好。亦即除了裝聾啞人,用手勢和肢語言與人流之外,還可以“真癡不癲”,用笨辦法事先做好準備。例如,將幾句常用的話翻譯當地語言,抄在隨攜帶的小本子上以備不時之需。還可以“借力不癲”,其中最好的是藉助於高科技手段克服困難。例如,攜帶有翻譯功能的掌上電腦;或者備有可以上網的手機,以便尋求有翻譯功能的網站的幫助。

領域的“其它假癡不癲”

容國團的“其它假癡不癲”。

前面在文領域的“假癡不癲”中提到,容國團“假癡不癲”,最終獲勝。如果單看這一部分,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容國團很聰明,善於運用巧計良謀。其實,這只是事的一個方面。容國團之所以能夠功,最基本的原因還在於“真癡不癲”,下苦功夫、笨功夫練就一的本領。在1956年夏天,容國團由**到北京訪問比賽。在與全國冠軍王傳耀手時,只見王傳耀左右開弓,打得容國團守又守不住,攻又攻不,以懸殊比分落敗。回來後,他通過認真分析,覺得與王傳耀那功夫比較,自己還相距甚遠。於是容國團據自己防守差的弱點和對方攻球狠、準的特點,下決心學好兩門基本功:一是發球,一是推擋。他常常一個人默默地練習發球,發了撿,撿了發,孜孜不倦,還經常用幾個小時練習推擋。在苦練絕技的同時,容國團還不時做輔助運,他每天早晨起牀後的第一項運就是跳繩和做,這樣就使得手靈活,腰部力量大,兩腳彈力足。經過這樣的苦練,容國團才能先後爲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

科技領域的“其它假癡不癲”

既“真癡不癲”又“假癡不癲”的牛頓。

牛頓的“真癡不癲”是人所共知的。例如,牛頓曾經將懷錶當蛋去煮,還經常開夜車、吃掉頓飯,有時連自己吃沒吃飯都不知道。另一方面,牛頓的“假癡不癲”,也同樣頗。例如,牛頓在計算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時,由於不知道某些準確數據,就把這一工作放下來。這個舉,許多人都會認爲很傻,難道不能先用一個近似數據,以便搶先公佈果,獲得發明權嗎?然而牛頓卻一直傻下去,直到13年以後知道了準確數據之後才重新開始進行工作。再如,牛頓完《原理》之後不久,就當選爲國會議員,以後又被任命爲造幣局副局長和局長,幾乎完全離了科研工作。這又會被某些人認爲很傻,是不務正業。然而實際況是,牛頓一直設法使自己的科研能力沒有毫的下降,以便隨時準備在發現合適課題時重返科研領域。爲什麼這麼說呢?有兩件事證明了這一點。一是1696年(牛頓53歲),數學家伯努利提出兩個數學難題向歐洲數學家挑戰,牛頓獲悉後當天晚上就解決了。二是牛頓70多歲時,數學家萊布尼茲提出一個問題企圖難倒牛頓,結果牛頓一個下午就解決了。憾的是,牛頓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梅開二度,不過牛頓的做法卻給人以深刻的啓迪。

    人正在閲讀<三十六計>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