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嫤語書年》第12章 會客

魏傕昨夜宿在了妾侍張氏那邊,我室時並無不避諱。

夫人今日甚早。”郭夫人和,“大公子起不曾?”

我微笑:“大公子昨夜去了營中,並未在家中留宿。”

“哦?”郭夫人看著我,目流轉,片刻,笑笑,“大公子乃繁忙,夫人多多諒纔是。”

聲道:“敬諾。”

出乎意料,沒多久,二公子魏昭來了。

“拜見母親,拜見長嫂。”他頭戴巾幘,著窄袖袍,一副習武裝束,舉手投足間卻十足文雅。

“仲明。”郭夫人見到他,笑意從眼底泛起,“昨夜才從營中歸來,怎起得這樣早?”

“兒天未明時即隨父親往後園練劍,並無睏倦。”魏昭答道。

郭夫人慈地拉過他的手,又問了些起居之事,魏昭一一答上。

我與魏昭平日不過點頭行禮,這般場合,我也只能立在一旁,看著他們母子深。

郭夫人憂恐魏昭練劍耗費力,寒暄了一會,又轉頭命侍婢去庖廚取些粥來。空當之間,魏昭忽而擡眼朝我看來。

四目相,我頷首。

他莞爾一笑,眉梢微微擡起,更顯得神氣風雅。

從郭夫人院中出來,我走在廊下,忽而聞得後有腳步聲。回頭,卻見魏昭也走了出來。

“長嫂。”魏昭一揖,聲音溫文。

“二叔。”我還禮,微笑道,“二叔何往?”

魏昭道:“往營中。父親今日要看徙卒排陣,命我隨往。”

我頷首:“二叔辛苦。”

“不敢當,”魏昭道,脣角微彎的時候與魏郯有點相似,卻顯得,“若與兄長相比,我遠不及。”

我眉梢微

說起來,魏郯和魏昭雖是同父兄弟,在衆人眼中卻很是不同。我聽到過一些議論,說魏郯做事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在武將中頗有威;相比之下,魏昭則待人溫和,又脩容善文,很得長安一系士大夫的青睞。魏傕對這兩個兒子的態度也招人思忖,他在征伐或國事上明顯倚重魏郯,可出卻常常帶著魏昭。

我微笑:“舅氏爲國勞,夫君爲兒輩,豈敢怠慢。”

魏昭淡笑。

“今日天氣甚好。”他廊外,“雍都春,長嫂可曾踏青?”

我道:“上月曾往廟觀進奉,不過一兩回。”

“原隰荑綠柳,墟囿散紅桃。”魏昭緩緩道,“雍都春亦是不錯。”

我一怔。

魏昭微笑:“我時曾有幸拜見傅司徒,教之初亦以其詩作爲範,至今瑯瑯上口。”

我看著魏昭,他的臉上染著淡淡的晨,眉眼在近顯得格外細緻,眼尾微微上挑。我仔細在心裡追溯,不得不承認,自己對這張俊雅的臉確實沒有半點印象。

夫人。”正當此時,後面傳來掌事的聲音。

二人看去,只見他快快走來,禮罷,對我說:“夫人,大公子在後園會客,請夫人過去一趟。”

會客?我心中有些詫異。我轉向魏昭:“夫君有請,我須先行一步。”

魏昭莞爾一禮:“長嫂慢行。”

魏府的屋宅過去曾是雍侯的府邸,世之中,王侯將相都了糞土,雍侯一家死於賊寇之手。魏傕雍都時,這屋宅已經空無一,魏傕便將此地設爲丞相府。

雍侯當年也算出皇族,侯府與長安的高門大院相比雖不算什麼,庭院營造卻也算得雅緻。後園中有古木繁花長橋流水,觀賞遊玩也算愜意。

魏郯說有客人來,我以爲不過一二,不想待我到了後園,發現這裡冠蕓蕓,竟是來了不下二十人。

園中陳列著茵席案幾,上首的畫屏前,魏郯一儒雅的廣袖裳,頭戴竹冠。我園時,能覺到他的眼睛敏銳地瞥來。

夫人。”侍立在園門的家人已經向我行禮,聲音不高不低,正好能傳到酒席那邊。

說話的聲音忽而靜止,賓客們的臉紛紛張過來。

“夫人。”魏郯從座上起,微笑地上前。

衆人的目中,我走到魏郯面前,款款一禮:“夫君。”還未完禮,一雙手將我扶住。擡眼,魏郯神和煦,平日裡冷峻的五下展現出好看的弧度。

“諸公,此乃人傅氏。”他一手虛扶著我,轉向賓客。

去,那些人的面孔一一映眼中。心裡吃了一驚,除了幾位我素未謀面,大部分卻是見過的。

“夫人,今日聚宴諸公皆長安士人。司徒當年宴樂,諸公曾爲座上賓客,不知夫人可還記得?”魏郯溫聲道。

我擡眼,他頭微微低著,頗有一位翩翩夫君對新婚妻子的溫姿態。只有我這個角度,才能看到那雙眼睛後面的平靜和審視。

“妾彼時年,只記得些許音容。”我聲音婉地答道。

魏郯莞爾,攜我走席間,將這些士人一一與我引見。

我像母親那樣從容又優雅地與衆人見禮。這些士人皆以揖禮來拜,有幾人還滿面,對我提起父兄當年之誼。

我聽著他們的話,保持著端莊的淡笑。

當年自從傅氏翻覆,這些人我再也沒有見過,如今在魏府中重遇這高朋滿座,心中滋味著時奇妙難言。不過,我明白這正是自己的價值所在。我不喜歡被利用,但在羽翼滿到足以擺一切之前,我會本分地做我該做的所有事。

他們歸附魏氏,也並非是看我這個傅氏孤的薄面。

董匡被滅,山東盡歸魏傕,中原一半土地已在他掌握之中。這足以使得一些搖擺觀的士人生出歸附之心。魏傕有天子,本已是名正言順,再加上一個我,能讓他們的歸附理由變得更加純良。

果不其然,見到我以後,他們高談闊論的重點變了痛議卞後弄權、黨爭誤國,那些對傅氏的讚譽和痛惜之言,似乎一直都那樣響亮。我甚至不知道,當年我披麻戴孝高歌送父兄上刑場的那段往事,已經被人歸了新修的《列傳》。

這些士人,有的已經鬚髮花白,有的還正值青春,不人的名號我曾經聽過,只是從前年,我從不費勁去把他們誰是誰記下來。

不過,有一人例外。

坐在末席的公羊劌,史大夫公羊甌的次子,是這席間我唯一名字和人都能對上的賓客。

他與二兄同齡,是二兄的好友。公羊氏世出大儒,公羊劌卻個桀驁不馴,崇拜遊俠,在酷五石散和敷塗脂的長安紈絝之中是個異類。或許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我那位同樣崇尚遊俠的二兄跟他好,常常把他邀到府中比試劍

我和這個人不算陌生,有幾回,我想去看市集,二兄又無閒暇,就請公羊劌帶我去。

幾年不見,公羊劌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騎馬持劍奔過長安街頭的意氣年。他個子長得更瘦更高,腮下蓄起了鬍鬚,甚至會參加這種從前他不屑一顧的權貴筵席。只有一點似乎沒有變——他看人的時候,眸中仍然帶著幾分銳氣。

我溫婉地低眉,聽著魏郯介紹過之後,喚一聲“公羊公子”,然後行禮。公羊劌也無多表示,還禮之後,坐回了席上。

人言武夫鹵莽不善辯,我發現這話不盡然。魏郯算是武夫,言辭卻不差。他很懂因勢利導,那些士人們把話題跑到先帝那裡的時候,魏郯三言兩語提起當今時政,士人們又說起了天下局勢。

魏傕如今佔領了西涼至山東的大片江山,雖天子定都雍州,可天下仍然四分五裂。勢利最強的是北方的譚熙,河南大部、河北、以及幽雲州郡全被其割據。除此之外,吳璋割據淮揚,皇帝宗親樑充割據荊楚,王茂割據百越,其餘各路小兵小勇更是數不勝數。

能被我的父兄邀請赴宴清談的人,其實並非是些碌庸之輩。我坐在魏郯邊,聽著他們對比著各方強弱,議論攻伐之事,正當港,一個聲音忽而冷笑道:“諸公這般熱心,莫忘了丞相才伐董匡,雍州錢糧已近空虛。又起戰事,難道教這百十州郡殍遍野?”

說話的是公羊劌。

席上衆人都過去,我看向他,微微訝異。

“仲平,”坐在他鄰席一箇中年人瞥瞥魏郯這邊,似有尷尬之,對公羊劌笑道,“仲平何出此言,丞相乃英明之人,必不致有荒之事。”

公羊劌看看他,冷著一張臉,卻不再出聲。

席間有人適時地提起近來雍都幾樁新鮮事,話題被引開,衆人又熱絡地談了起來。

魏郯笑意淡淡,聽著他們說話,甚發言。

我將一枚櫻桃放口中,目瞟向末席。

公羊劌手中持盞,神沉默。忽然,他看向我,目

他面無表,將盞中的酒一飲而盡,轉回頭去。

這場宴飲算得賓主盡歡。

事後,我曾讓阿元去打聽關於宴上那些賓客的枝節。回來告訴我,宴上的絕大部分人都被魏傕任以職,只有一人例外,就是公羊劌。

我訝然,阿元告訴我原委。

公羊劌在赴宴之前就已經朝爲,是太倉丞。他的家中對這個位置不大滿意,於是公羊劌的族叔,太僕丞公羊弘將他帶去了那日的宴上,準備向魏郯引薦。

我記起坐在公羊劌旁邊那個和事的中年人,想來他就是公羊劌的族叔。

其實公羊劌那兩句話雖然煞風景,魏郯卻並不反。那日宴席之後,魏傕曾親自面見公羊劌。阿元告訴我,魏傕覺得公羊劌是個人才,將他收麾下,做個軍師祭酒或主簿。可來任命的使者還沒有到,公羊劌已經掛印而去,連太倉丞都不做了。

“真是個怪人,對麼?”阿元一邊幫我理著織機旁的麻,一邊疑地說。

我淡笑地點頭,看著手裡的梭子,將織機上的經緯錯。

    人正在閲讀<嫤語書年>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