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帝姬》第5章

第一章 高宗趙構‧華花影 第三節 絳萼

這個發現令他想起了一個以前未曾留意的事實:宮中子,但凡份高貴的多半都有一雙纖纖小腳,連略有點地位的宮也都纏足,父皇有些妃子出寒微,進宮之前是天足,便常常淪為小腳妃嬪的笑柄,因此這些妃子往往不顧年長骨骼已定型還強行再纏,想盡方法就是要讓雙足看起來更小些。而真正從未想過纏足,且大大咧咧、不以天足為恥的就是那些如眼前廚娘一般的使奴婢了。

原來對子而言,雙足的尺寸直接代表著份的尊卑。

所以,像福那樣貴的帝姬,他的妹妹,怎麼可以不纏足,日後任雙足長得跟這個陋的廚娘的一般大呢?

一路想著這個問題走回絳萼閣,尚未走近便聽見福驚懼的哭聲自裡面傳出。他立即快步衝了進去,卻看見的臥室早已站滿了許多人:鄭皇后,及大大小小數位奴婢。

福的床前坐著兩名僕婦,正在手去捉在床角的,而福瑟著拉著被子邊躲邊哭,拚命搖著頭哭著說:「我不纏,我不纏……」

趙構跪下向皇后請安。鄭皇后見他突然出現有點詫異,但也沒多問,只點了點頭讓他起來,然後又轉頭對福說:「唉,哪有帝姬不纏足的呢?趁著沒人就自己把白綾解開,你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又對僕婦命道:「還不快些請帝姬足出來!」

僕婦答應著強行把福抱了出來。福一聲尖,掙紮著朝趙構投來求助的目

趙構見狀重又跪下,對鄭皇后說:「皇后娘娘請不要責怪福妹妹,剛才是兒臣幫解開白綾的。兒臣知錯了,這就去勸妹妹接纏足。」

鄭皇后略意外地凝視他半晌,最後頷首道:「好,你去跟說說。」

趙構走到福面前,似乎還沒明白他適才所說的意思,眼淚汪汪地看著他喊道:「九哥……」

趙構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勸,沉默許久後說:「妹妹,父皇的兒都必須有一雙纖小的腳,這是不可以改變的事,你長大後就懂了。現在雖然會疼,但忍忍就好。如果疼得睡不著,你就聽聽蟋蟀的聲,聽著聽著便能睡著。」

他把點心遞給一旁的僕婦,然後從福的床上拾起掙扎時散落的蟋蟀籠,默默地放在手裡。

福低頭看著籠中的蟋蟀,兩滴眼淚委屈地掉下來,驚得那蟋蟀開始在一時雀無聲的閣中無休止地鳴

僕婦見不再抵抗,遂讓一名宮過來抱著,然後一人捉住一支腳,拭淨之後在上面灑上一層明礬\,再重新用白綾地包裹起來。

鄭皇后笑了,和言對趙構說:「九人年紀雖小卻十分明理,真是難得。現已晚了,你快回去罷,你母親一定在急著找你呢。」

趙構只得告退,出門前回頭看看福,只見疼得不斷蹙眉喊,臉上滿是淚水,手裡攥著他給的小金籠,看來疼痛之下用力不小,那籠子只怕已被得有些變形。

他不忍再看,掉頭離去。

他在臨安皇宮中為福準備的宮室也賜名為「絳萼」。當他帶至絳萼宮時,久久凝視著門上的匾額,若有所思。

這時宮院的桂花正開得盛,微風一吹便有陣陣郁香襲來,覺到了,略略回首含笑道:「桂花很香。」

趙構亦朝微笑道:「不僅有桂花,這院中種滿了四時花卉,有迎春、桃花、杏花、榴花、薔薇、牡丹、百合、萱草、梔子、花、木芙蓉和梅花,四季皆有花可賞。」頓了頓,又說:「朕記得妹妹很喜歡櫻花,已命人去尋最好的品種了,明年春天,這裡的櫻花必能開得如華宮中的櫻花那般絢麗。」

「哦?我曾跟九哥說過我喜歡櫻花麼?」福問道,卻沒看他,目悠悠地飄浮於院中花草之上,語調風淡風輕。

「你忘了麼?」趙構悵然道:「你以前常在華宮中的櫻花樹下遊戲。有一天,你在花雨之中盪鞦韆……」

穿著淡淡春衫坐在樹下的鞦韆上輕輕著,那的櫻花花瓣飄落如雨,輕地依附在的頭髮、臉龐和上,那彩清豔和,與春衫之一樣。

福靜靜聽著,像是頗神,卻見他不再說下去,便追問道:「然後呢?」

「然後?」趙構十分訝異,看著蹙眉問道:「你……真的不記得了?」

福一笑,道:「這些事過去很久了,我未必每件都能記得。」

怎會變得如此陌生?連這段記憶都拋棄了,彷彿只留下了這個依然麗的軀殼,而裡面的靈魂已全然改變。

趙構與福默然佇立在絳萼宮前的桂花樹下,相距不過咫尺,他卻無奈地覺到三年多的時已在他們之間劃出一道遼遠如天涯的距離。

自那年千秋節後,一連數年趙構再未見過福。福由鄭皇后養,管教甚嚴,不許輕易外出與兄弟接。宣和三年十二月,十四歲的趙構被進封為康王,次年行冠禮之後,趙佶賜他府邸命他出宮居住,他與福就更無見面的機會了。

宣和七年,金軍大舉南侵,目標直指汴京,形勢十分危急。趙佶急得手足無措完全沒了主意。群臣建議先命太子監國,皇上南幸暫避,待危機解除後再返回京城。李綱則以書相諫道:「名不正則言不順,監國何以安攘外,陛下不如禪位。太子英明,定能挽回天意、收拾人心。」趙佶也早沒了治國敵之心,遂同意禪位,於宣和七年十二月下詔召太子趙桓宮即皇帝位。趙桓涕泣推辭,趙佶堅持不許,於是趙桓只得禪,接手管理父親留給他的一片爛攤子,尊趙佶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鄭皇后為道君太上皇后。趙佶與鄭皇后便出居龍德宮,不再過問政事。

次年趙桓改元為靖康元年。這年春正月,金人再次大舉進犯京師,駐軍於城西北,金帥斡離不遣使城,邀大宋親王及宰相前往金營議和。趙桓先遣同知樞院事李棁等人使金。那李棁膽小如鼠,一踏金營瞧見金軍將士便已嚇得魂飛魄散,不斷發抖,哪裡還能「議和」,金人說什麼他便聽什麼,只剩了點頭的份。在這樣的形下他帶回來了金人提出的四條屈辱和約:一、向金納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表緞百萬匹,牛馬萬頭;二、割讓中山、太原、河間三鎮;三、宋帝尊稱金帝為伯父;四、以宋親王及宰相為人質,前往金營,送金軍過河。

趙桓無奈之下幾乎完全接,但在派哪位親王前往金營為質時不免躊躇。召了幾位一向號稱有膽識的弟弟前來商議,他把詢問的眼神投向他們,卻無一人敢坦然相應,都一味低頭默不作聲。

趙桓搖頭嘆:「如今國難當頭,賢弟們竟都難為朕分憂麼?」

這回話音剛落便聽殿外有人朗聲應道:「請陛下準許臣出使金營,為陛下分憂。」

趙桓一喜,抬目去,見一位年昂然邁步殿,神堅毅,鎮定自若。

那是他的九弟,當時尚未滿十九歲的康王趙構。

    人正在閲讀<柔福帝姬>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