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之吹皺一池水

顧益純生啃了齊王的心都有了!他就是再閒雲野鶴,好歹也是世家打滾出來的,好歹也是經歷過一些事的,好歹也是個有思想有文化的帥老頭子,看不出齊王的心思纔怪!

他知道鄭靖業現在的境,已經無意間得罪了東宮。與太子修好尚且來不及,還TMD跟一個想要跳出來奪嫡的齊王攪和在一起?太子正位東宮十八年了,兒子都十二了,老婆還是出自名門陳氏,十年前就開始正式參與政務,是那麼好對付的麼?

太子的媽不是皇后、不是後宮最得寵的人、也沒有混一個妃子噹噹,太子甚至沒有一個強大的外家可以依靠。在這種況下,他只憑著一個庶長子的名頭在十二歲時當上了太子,這個太子很簡單麼?

還有——“你爲什麼跟我說?爲什麼跟我說?爲什麼跟我說?你怎麼不登相府的門,倒說到我眼前來了?”顧益純連問了三個爲什麼,砸得顧宣頭昏眼花。爲什麼想提親不跟人家親爹說?把老子當什麼人了?

顧宣陪笑道:“侄兒這不是請教您來的麼?您看可不可行?”

顧益純的眼神很冷,凍得顧宣一哆嗦。看得顧宣低下了頭,顧益純哼了一聲。

“是齊王自己的主意還是你攛掇的?”

顧宣嚥了口唾沫:“大家都覺得……”

“到底是誰!”

顧宣乖乖地道:“齊王。”其實是他這個狗頭軍師提議與鄭靖業維持良好的關係,然後齊王完善了這個主意。

MD!顧益純在心裡把歷代先帝問候了一遍。

“想都不要想,想都不要想,想都不要想,”顧益純化復讀機,把顧宣罵了個狗淋頭,“你們什麼歪心思啊?跟我扯那些冠冕堂皇的!你跟著攙和什麼?顧家還缺什麼?要你這樣拼著小命四鑽?你屬老鼠的啊?”

顧宣最初被罵懵了,捱了幾句之後也展現了比較高的心理素質,他回過味兒來了。反問顧益純:“有什麼不好麼?”

如果這傢伙不是姓顧,顧益純理都不想理他!“你們覺得鄭靖業很傻麼?”

顧宣道:“鄭相是聰明人,聰明人是最識時務的,”既然已經說開了,他也就不遮遮掩掩了,“東宮對鄭相久有不滿,鄭相已經是進退維谷了。”努力遊說遊說再遊說。

顧家在東宮和齊王那裡都有人的,不但如此,家大業大的,不藩王那裡都有些與他們家關係或近或遠的親戚。當然,大家在維持家族利益的大前提下,各有各的小算盤。各個家族的基本況也都差不多。有家族的庇護,顧宣的仕途還是比較順利的,如果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靠自己。所謂富貴險中求,不外如是。

他是齊王的屬臣,齊王好了,他自己也就好了。齊王的母親是九嬪之首的昭儀,出自世家韓氏,齊王的庶長子還是皇帝的第一個孫子頗得皇帝青眼,齊王自以什麼都比太子好,就是比太子小了倆月。恨吶!從上一回要立太子開始,兩人就不大對付。

稍微有點兒政治頭腦的人都能看得出來,東宮的勢力在被不斷的削弱。東宮的舊僚屬們一個個地下臺,每一個人被調走或多或都帶了幾項罪名。不管鄭靖業是不是故意,不管這裡面有沒有皇帝授意,一個客觀的事實就是:太子在被削弱著。

不趁著這個時候搏一把,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太子登基,對於這個礙眼的弟弟肯定沒好臉的,鈍刀子割也能把齊王給剮火鍋片兒。顧宣出自世家,或許不會太大的牽連,至不會誅連,但是,丫如果不叛變,前途也就沒了,太子不像是一個心特別寬廣的人。

在顧宣看來,這個建議也算是雙贏,鄭家沒有基,難保太子上位之後會怎麼樣。跟齊王合作就不一樣了,投資下一位君主,可保兩代太平,兩代之後,可以慢慢站穩腳跟,怎麼算怎麼劃算。沒道理不答應。

顧宣認爲齊王的計劃可行,也是看中了這一點。同時,鄭靖業與顧益純關係不一般,顧宣又是顧益純的族侄,顧宣也希自己能夠促這一合作。沒想到在顧益純這裡就被打回了。

顧益純斷然道:“休要再提起。”

顧宣不死心地道:“那是嗣王。”

“嗯,還沒蠢到家,知道給嗣王提親,”顧益純嘲弄地道,他老人家最討厭聯姻了,“那又怎麼樣?齊王是覺得他一提別人就是上趕著答應了?他憑什麼?嗣王?嗣王今年多大了?他還不解人事,等他人了,不喜這門親事怎麼辦?你別結親不仇!到時候嗣王不樂意還能把他捆起來不?!愚蠢!”

顧宣也不是由著人罵的子,你罵一頓,答應我了,捱罵也就捱了,你這一通好罵,還不說幫忙。就算是族叔,顧宣心裡也有些彆扭:“叔父覺得不可行?您知道鄭相是怎麼想的?您——”

顧益純的口氣已經緩了下來:“齊王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想沒想過鄭家兒或許已經訂了親?”

“這個……沒聽人說起啊。”

“他說過,最疼這個兒,日後要讓丫頭自己擇婿的。”

顧宣:“……”這世上沒這個規矩啊,鄭家果然是個沒規矩的暴發戶家庭。

“凡事三思而後行。比如你,必是抱著必的心來的,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不?豈不是給齊王又添一仇人?虧得你沒有貿然登門,不然你說,是說鄭家兒看上嗣王了好呢還是看不上嗣王好?讓他左右爲難,有你什麼好?齊王他不好,你呢?”

這段話說得很符合護晚輩的長輩的份,顧宣的氣也順了,顧益純續道:“每遇事,未思勝先思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顧宣徹底服了,起長揖,恭敬地起告辭。

著他的背影,顧益純道:“我看齊王不比太子強。”顧宣形一頓,顧益純品評人之毒辣是經過時間考驗的。

打一棒子給一甜棗,顧宣被忽悠得跑去幫忙忽悠齊王了。

第二天鄭靖業應邀來品茶,顧益純長嘆道:“起風了。”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

“你真這麼跟顧宣說的?”

“不然怎麼說?讓他回去說,鄭靖業不想跟齊王走得太近?先得罪太子,再開罪齊王,你嫌麻煩不夠多麼?以後這樣的事兒不了,不如從一開始就全拒了。反正丫頭才八歲,”顧益純笑得很險,“自己擇婿,哼,至也要等個七八年。”

想聯姻的親們,你們等著吐吧。

鄭靖業也笑:“這個法子好。”

“東宮那裡,你究竟要怎麼辦?”

鄭靖業長嘆:“我本將心向明月。”

顧益純不吃這一套:“你要想哄誰,沒有哄不了的。”

鄭靖業笑了:“也是。”

————————————————————————————————————————

鄭靖業一點也不想哄這個太子!有啥好哄的?瞧他一直以來欣賞的那些人,無不是裝X高手,鄭靖業最恨人裝X,而且,太子欣賞的那些人,大部分是跟鄭靖業不對付的。看這些人,就知道這個太子沒什麼前途。

鄭靖業這是冤枉了太子了,想太子冊封之時才十二歲,配置啥的全是皇帝給的。皇帝還是疼兒子的,尤其重視國儲,給他配了最裝X的班底。衆所周所,裝X這種事,世家最在行了。

扶額。

相府與東宮之爭,罪魁禍首其實是皇帝啊!

甭管是什麼原因讓兩不合,鄭靖業和蕭令行扛上了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兩邊都比較痛苦。鄭靖業代表中央政府,他纔是實際上的國家二把手,太子現在只是個“一把手的預備役”——並不能調使用國家資源。鄭靖業的痛苦就在於,太子手中資源有限,但是,鄭靖業永遠不可能爲一把手,而太子只要等皇帝死掉就可以正位。

據奪嫡定律,太子一定是諸皇子裡最蠢的那一個,不然也不會被人搞掉。事實並非如此。能當上太子,必須有別人所不備的長,不然他也當不了太子。比如現在這個太子,在所有皇子的媽都不是皇后的況下,他佔了一個“長”字,這就大有可爲。

他還藉著岳家,織了一隻關係網。他長子今年已經十二了,馬上又能再結一份親。他本人近年來雖屢屢到打擊,卻是有一個“未來皇帝”的大餅頂在腦袋上引人嚮往。

鄭靖業從窮得幾乎要討飯混到帝國宰相,能力更不用說——他最靈異的地方就在於他從來沒有被降過職,跟他作對的人無不死相悽慘。實在是比顧益純的烏還靈異。

對上這麼個人,太子的心理力也很大。人一旦心理力過大,就容易舉止失措。尤其是太子自從十二歲被冊封以來,已經很遇到這樣的力了,一時難以適應,居然扛上了鄭靖業這個喪門星,以至於連連失利,唯一的勝利就是讓於元濟回京。

太子現在因爲著急出了昏招,幸而他還好狗運地娶了一個太子妃。太子妃是個聰明的人,向太子建言:“殿下何必與宰相相爭?宰相是皇帝的宰相,讓聖上看到您與宰相不合,聖上要怎麼想?”

太子暫時冷靜了下來:“依你怎麼著?”

太子妃陳氏輕聲道:“不知道聖上是個什麼意思?”

蕭令行顧著鄭靖業了,忘了他爹的想法。猛然想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跟他爹通了。他忙著鞏固自己的勢力,忙著與世家通,忙著學習以期給他爹一份鮮的績單。偏偏忘了他爹。

現在想彌補也有些來不及了。他媽死了,父子之間了一個很好的通橋樑。皇帝那樣寵苗貴妃,東宮與苗妃的關係實在不咋地,想從苗妃手裡搶人,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我已許久沒有與阿爹好好說說話了。”

“殿下現在去尋聖上,難道能夠直接問:阿爹是否對兒有何不滿?如果不是不滿,怎麼讓鄭靖業欺負到東宮頭上來了?能這樣問麼?每一道敕令都是聖上親自下的呀!”

蕭令行想了一下,道:“你說呢?”

“你們總是父子,做兒子的關心父親的起居還需要理由麼?日日相,親父子總比外人親近,”又嘆了一口氣,“說不得,我再多往昭仁殿跑跑。”

“委屈你了。”

夫妻二人都不大瞧得上苗妃,這人出不高,格也不討喜,一點也不謙虛不說,還坐著太子夫婦的禮,真把兩人當兒子看了。不幸的是,皇帝還樂見這一況發生,認爲苗妃毫無心機,對東宮很是赤誠。相反,東宮的表現就有點差強人意了。說實話,苗妃剛宮時的表現也令人汗了一點兒,東宮看不上也是正常,丫還沒東宮年紀大呢就擺起譜來。

相看兩相厭。

陳氏是絕對看不上苗妃的,後宮裡如淑妃這樣的名門閨秀才能讓太子妃比較心甘一聲“母妃”。

既不喜歡,那就見一點。

現在要重拾關係,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苗妃又不傻,誰跟親近誰跟疏遠還看不出來的話,就不要在後宮混了。所以蕭令行才說陳氏辛苦。

蕭令行自己也去找他爹聯絡

皇帝很意外:“你怎麼有空來陪我啦?”

說得蕭令行心臟一,低頭道:“兒忽覺近來沒能時時盡孝,心中不安。”

“你有這份心就好,你是太子,孝不孝的,不在乎是不是時時承奉朕前。你用心理政,做一好儲君,就是最大的孝了。”

蕭令行蹲跪下來,扶著皇帝的膝頭:“不見阿爹,心實不安。不聞嚴訓,恐生懈怠。”

皇帝心很好,著兒子的大頭:“汝兒已老大,尚作兒態耶?”

蕭令行趁勢說出了自己的煩惱,覺得東宮的人員流過於頻繁,表示:“他們怎麼就總是惹出這樣那樣的事呢?真是讓人傷心失。”

沒想到,皇帝居然答道:“這就要看你的識人之了,不要看著誰人道貌岸然就全信了他。也是我不好,只道名門大家之人另的不說,道理還是懂的,沒想到,”慈的眼神,“委屈我兒了,”神一振,“倒是虧得鄭靖業國,很爲我兒著想……”

人家鄭靖業說了,東宮是皇帝的東宮,太子是皇帝的兒子,不應該由臣子來指手劃腳。不過,作爲臣子,他不能容忍有人教壞太子,如果東宮有什麼問題,他會如實報告皇帝的。皇帝很高興,認爲他很忠心。

蕭令行啞然。

與皇帝的通不太功,蕭令行卻有了意外的收穫:他爹現在的想法。也算是讓人滿意了。

陳氏對在昭仁殿遇到的一切卻到極不滿意:十分不幸地遇到了醫宣佈苗妃懷孕的彩時刻。

    人正在閲讀<奸臣之女>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