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巢》第14章 不好的開頭

馬車漸漸駛里弄,外面的熱鬧聲漸消,賀瑤芳無端地覺得這裡有些森。城的賀宅,見證了整個賀家的興衰榮辱。無論賀家是興是敗,它都這麼默默無言地立在這裡,恁般無

賀麗芳見妹妹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大門,放下自己的心事,咳嗽一聲,對道:“怎麼?不記得了?咱們去年才從這裡搬回鄉下老家住的。去年爹往京裡趕考,阿婆便帶著我們回鄉下去了。”還有一句話沒說,也是因爲李氏在城中住得憋悶,羅老安人才念,攜家帶口到鄉下去散心。

賀瑤芳回頭一笑:“是有些記不大清了。”離家那麼多年了,且這宅子在柳氏進門之後又改了許多,最後還賣給了旁人家。

賀大姐又妹妹的頭:“嗐,看我,你去年去年纔多大呀?不記得也是常有的事兒。”

賀瑤芳本自傷,聽這麼一說,“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哈哈哈哈,你又很大了麼?”賀大姐這半年多來總是在裝大人,這一回的話說得越發的逗。

賀麗芳本是好意,被妹妹一笑,便有些怒,嗔罵一句:“你要死!好心跟你說,你還笑!我再不理你了。”說著,把妹子的腦袋了個大球兒。

賀瑤芳一手護著腦袋,一手扯著姐姐的胳膊:“哎呀哎呀,你欺負人。”

姐妹倆在車裡滾作一團,胡媽媽與何媽媽看鬧得未免有些不像話,忙上前來將二人拆解了開來。何媽媽匆匆給賀瑤芳解了頭繩兒重新梳頭,胡媽媽給賀麗芳理裳。何媽媽口拙,也不大敢說話,只管利落地下手。

胡媽媽被賀麗芳冷落了一陣兒,被人看了好長時間的笑話兒,近來重得了賀麗芳的信任,便覺自己不如將心思放到正經事兒上頭,反倒更加盡心了。此時一面給賀麗芳整服,又將的頭髮攏了一下,小聲說:“姐兒,如今先帝纔將駕崩呢,姐兒們還在孝裡,可不敢這樣大聲戲笑的,人聽著了,要說姐兒們的不是了。家裡長輩們寬容,知道了也只一笑過了,外人聽了,又不知道姐兒們平素爲人好,只會說姐兒們輕浮。”

這話說得很在理,賀麗芳臉上一紅,連賀瑤芳都跟著尷尬了一下。賀麗芳倒是大方,點點頭:“媽媽說的很是,往後我要有這些看不到的地方,媽媽多提醒提醒我。”

胡媽媽就怕嫌自己多事,現見點了頭,連很厲害的二姐兒也低頭反省了,更覺得自己的路子走對了。忙答應了:“哎,姐兒別嫌媽媽碎,到了城裡,不比老家。這宅子裡有什麼響,那宅子裡就能聽著。這裡人,天價也不用下地幹活兒,各家丫頭婆子彩買上的小廝兒有事無事湊一塊兒也好嚼個舌頭——萬事小心。”

賀麗芳歎服:“媽媽不說,我還不知道呢。”

何媽媽手下飛快,已經給賀瑤芳梳好了頭,車也將將停好了。

————————————————————————————————

賀瑤芳縱心裡覺得這宅子忒無,踏進門,無端又生出一懷念來。真是太久沒有一個家了。

一樣心生慨的還有羅老安人,看著這城裡緻的宅子,羅老安人就有一種親切。老安人喜歡住在城裡,不鄉居,這輩子最大的願就是丈夫兒子有一個爭氣的,能中了進士做回京兒,回京城居住,那才圓滿。無奈丈夫不但沒用還早死,兒子到現在也只是個進士,這個願不知道十年之能不能實現。

羅老安人是家裡做主的人,下了車,站在庭院裡一地盯著房檐發呆,旁人也不敢催。等到慨完了,原先打發過來灑掃屋子的管家宋平忙迎了上來:“老安人,這宅子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灑掃過了,帳幔鋪蓋都漿洗晾曬好了,老爺的書房也歸整了。聞說哥兒讀書了,老奴做主,也收拾出一間書房出來,就在老爺書房的隔壁,原先老爺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姐兒們讀書做針線或玩耍的地方,也收拾出來了,就在後面小花廳的後頭……”

這宋平乃是宋婆子的丈夫,也識字也會算帳,夫妻兩個是老羅安人得用的人。宋婆子就襄助著老羅安人管理宅,外面的事便給宋平。老家的莊田一類,纔是原先賀家舊僕的領地。

羅老安人見宋平事事周到,很給自己長臉,笑道:“你想得周到。”又問賀敬文的意思。

賀敬文對這些事很不耐煩,心好的時候倒會指手劃腳,心不好的時候只要有人給他辦完了事兒,他就懂得去管。巧了,這會兒他正想著要拜訪同窗——這個還好,更要的是拜訪老師——這個就有些難堪了,讀書的時候,他學得頂好,又是同窗裡最早中了秀才、進士的,本是有臉面的,不料同窗一個張凝的,這一回卻先他中了進士!

常年佔了先的人,一旦落了後,哪怕只是落後一步,他的心裡就不痛快了。若是李氏還活著,每晚必得聽著賀敬文說張凝素日蠢笨,這回只是撞了大運了。無奈李氏死了,賀敬文滿腹的牢講,可把他給憋壞了。到了城,就必得再見老師同學,縱然張凝已不在此地,賀敬文還是於見人。

羅老安人並不知道兒子還有這等小心思,在的想法裡,中不中進士、什麼時候考中,不特要有才華,還要講究個機緣。大的多了去了,先帝他爹的時候,一代名臣李閣老,四十八了才中進士,七品兒上熬了十幾年,最後還不是做到了首輔?

男人丈夫,就應該看得開些。小心眼兒的男人並不是沒有,然而賀敬文平素表現得窮大方慣了,羅老安人萬想不到兒子會在這件事上鑽牛角尖兒。還對兒子說:“旁的都不用你管,你只管去書房裡看看,有什麼缺的,再老宋辦去。好生歇息一下,明日老宋陪著你,四拜訪一下。對了!還得跟街坊們打個招呼。”

賀敬文鄉居時想著回城溫書,向老師請教,回城來,想到了張凝,就不想往師友那一堆子裡扎,他寧願跟街坊們親熱個半年,拖過了這一節的尷尬纔好。在京中勉強給張凝道了個喜,已是他能熬過的極限了。回家來卻並不曾再往張家去,衆人以爲他是喪妻心不好,也都不苛責於他。

現在親孃又催他,賀敬文真比去上斷頭臺還難。然而小心思又沒法說出口,只得著臉寫拜帖,第二天著臉出門拜訪。親孃還不肯放過他,追著他叮嚀囑咐:“你縱是喪妻,也不要見天黑著一張臉兒,跟誰都欠你八百吊錢似的!”

賀敬文心道:我寧願給他們八百吊錢!

這話真說出來是要捱揍的。賀敬文怏怏地扳鞍上馬,那馬也到了主人的緒,垂著個腦袋、慢騰騰地慢著步子,看起來比主人還蔫。一人一馬,愣是無視了隨行的宋平的一臉敬業、挑擔小廝重返城中的喜悅,將這朝初升的春晨,給襯了秋風蕭瑟的傍晚。

羅老安人每到此時,便恨不得當年多生一個兒子,免得將寶都押在這個活寶上。迴轉頭,看到孫兒孫都站在後送親爹出門,老太太的心才重又活了起來。是得給孩子們找個好先生,好生教導,讓孫子爭點氣了!

————————————————————————————————

攤上了這麼個爹,賀瑤芳的愁與羅老安人也是參差彷彿的,憋屈卻是更勝一籌。兒子不聽話,老安人還能揍他。親爹不爭氣,閨能將他怎麼樣呢?要是個男人,甭管讀書還是投軍,也好拼一回。可是個孩兒,除了嫁人,還能做甚?賀瑤芳仰著頭,看著賀章白白胖胖的包子臉:大哥,全看你的了!可得想辦法給你尋個好先生,好生教導你的爲人事啊。

賀麗芳年紀見識淺,還未曾有此悟,只是在想:爹怎麼像是不很開心?他的老師不好麼?那可要給俊哥尋個好先生!

三個人,從各自奇怪的角度出發,最後竟得到了一個共同的詭異結論。

這個結論,在賀敬文沉著一張臉回來,什麼話也不說,晚飯多喝了一壺酒之後,就顯得特別的明智了。羅老安人問什麼,賀敬文都不肯說,老安人又不能把他給掐死扔了,只得問宋平。

宋平的臉,其愁苦程度比死了老婆的賀敬文還要深。五十來歲的漢子,放出去也是個明人兒,此時都快要哭了:“老爺是不是心不好吶?先生問三句,他答不到一句啊。與同窗便罷了,與自個兒的先生,這怎麼呢?”

羅老安人當即拍板:“給俊哥兒幾個尋個好先生回來教導!”

宋平:“啊?”這話題跳得太快了,他有點反應不過來。

羅老安人道:“免得打攪了他用功。”

“……”還是聽不明白。

甭管聽不聽得明白,有個明白人兒作了決定,事就好辦得多了。拜訪師友,賀敬文不樂意,但是給兒子找個正經的開蒙先生,他還是樂意的。尤其這年頭,願意到這樣人家做西席的,多半是家裡揭不開鍋的窮秀才。能做個富裕安樂、功名上又碾旁人的主人家,賀敬文心的傷痛被平了。

也不消如何費力,便尋到了城兩個不第的秀才,一個是六十五歲的張老秀才,一個是四十二歲的吳秀才。張老秀才教兒們略識些字、讀些書,吳秀才便是賀章的啓蒙老師了。

賀瑤芳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上輩子可沒這麼早讀書,畢竟改變了一些事,懼的是,這樣的改變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如今尚未可知。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遇事常懷敬畏,總是不會錯的。

在這樣的心裡,賀瑤芳與賀麗芳姐妹倆便開始了們正式的讀書生涯。兩姐妹對於讀書都頗有興致,一般人家男孩子也未必能有這樣好的條件,單聘了先生來教,兩人皆有些得意,也越發用心地學習。直到,李氏週年。

    人正在閲讀<凤还巢>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