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劍尊》第二十九章 京城一夜

京城很大,東西南北八大城區拱衛皇城紫,從空中俯瞰宛如一巨大的九宮格,方圓百裡、人口近百萬。

京城又很小,哪座府上有個風吹草鳴狗跳,不消半天便可為大大小小的酒肆茶樓的談資、街頭巷尾的笑料、大院深閨的八卦。

京城人很固執,或許丁點小事便能讓人義憤填慵,脾氣火些的直接直了腦袋拳腳相向,子溫和的斯文人也要站在原地理論半天。

但京城人又是善忘的,不過才十餘年的時間,南城那座大將軍府和那對「知國有人,天下誦之」的大將軍夫婦便被整座京城淡忘。即便是那已經廢棄的府邸每天都在提醒過往的路人它的存在和曾經的輝煌,人們仍是不敢記起那段往事。

吏部尚書趙長風的府宅之中,坐在書案後的尚書大人眉頭鎖。

一陣早春寒風吹得桌上燭火搖曳,閃爍的影映照著他鐵青的麵容。案幾上放著兒子趙牧之剛剛送來的老家來信和日間刑部送過來的公文。兩封信的容皆是關於幾天前趙長風的嶽父大人萊西城朱老財被害一事,隻不過刑部公文所寫案經過與老家信截然不同。刑部公文所言朱老財德行有失,天降神罰暴斃於元宵之夜,而信中則將朱府遭竊,狐仙作、道士捉妖、昆崳山修行弟子雲飛韓歌刺殺朱老財整件事的前因後果詳細記錄。這兩封書信皆出自自己那位如今正在萊西城做縣令的門生之手。

正當趙長風愁眉不展之時,書房外傳來一陣吵鬧,抬頭看時書房門已經被淚水橫流、滿麵戾氣的髮妻一把推開。趙長風之妻朱氏此時一麵怒氣的盯著眼前的丈夫,兩個攔了一路的小丫鬟嚇得低頭站在門外瑟瑟發抖。

趙長風揮手對已經嚇得魂不附的小丫鬟道:「不管你們的事,退下去吧,記住今日之事不得外傳。」

待丫鬟二人離去之後,朱氏死死盯著麵難看的趙長風問道:「父親被人害死,你可知道?」

趙長風點頭寬道:「日間刑部已經差人送了信來,嶽父大人意外仙逝,夫人切莫太過傷心,明日我們一家便起回萊西奔喪。」

朱氏聽得自己丈夫如此搪塞,終於忍不住怒火指著趙長風罵道:「姓趙的,父親之死便是我這沒有見識的夫人也知道是被人所害,你睜著眼睛說瞎話給我裝糊塗?你還有沒有良心?」

趙長風聽罵的難聽本來著的火氣也湧上心頭喝道:「你嚷什麼?還嫌此事不夠丟人?你爹平日裡的行事你不是不知道,這次又濫殺家僕遭了報應,你要我如何?」

朱氏哭喊道:「當年你還是個窮苦書生,我不嫌你窮,一心一意對你,便是爹爹再三阻攔也擋不住我要嫁你之心,沒想到卻許了個白眼狼。我爹爹便是不講理一些怎麼了?打殺幾個丫鬟又怎麼了?就算是他做錯了,但被那不相乾之人所害,你就不該給他報仇?姓趙的別忘了他是我的爹爹、你的嶽父!」

趙長風氣道:「你讓我怎麼做?著刑部發下海捕文書通緝那兩個兇手?請旨讓兵部發兵圍攻東海邊上那座龐然大的昆崳山?我瘋了還是皇帝陛下瘋了?隻怕是皇上第一個要砍了我的腦袋向人家示好!」

朱氏此時倒是冷靜下來冷笑道:「趙長風你的心思別以為我是個婦道人家不知道。我爹爹平時那般作為你從前為何不管?現在卻在這裡給我說這些大道理,端端就是個偽君子!平日裡你對爹爹所做之事不管不問不加勸阻還不是些授人以柄的自汙手段,到頭來不過是為了保全你這尚書大人的位,好去做你那些自以為是的為國為民的大事?呸!天下人瞎了眼,你隻不過是個沽名釣譽的小人罷了!」

未等朱氏說完,趙長風揮手一掌打在臉上,竟將一掌打倒在地。打完之後趙長風心中冷靜下來,看著倒在地上哭泣的妻子心中有些不忍,畢竟一個婦道人家哪裡知道自己心中抱負?又哪裡知道皇帝陛下的帝王心

朱氏伏在地上捂著臉,角滲出來與淚水混作一尚不自覺獃獃道:「是我的錯,是我任非要跟了你這麼個白眼狼,如此才害了爹爹,這都是我的錯。」

趙長風見胡言語,心中也是十分悲切對守在門口的兒子道:「牧之,送你母親回訪歇息,告訴管家收拾行裝,咱們明天一早便啟程回萊西城。」

趙牧之扶起母親送回去之後再次回到了書房之中。

趙長風見給給予厚的兒子站在言又止,嘆了口氣問道:「牧之,可是覺得為父太過無了嗎?」

趙牧之如今剛滿十八歲平日裡飽讀詩書,才思敏捷素來有大抱負,一直以來被父親趙長風給予厚。此時向父親問道:「外祖父之事,孩兒平時也有耳聞,隻是父親既然不認同他的所作所為為何不及早製止?是不是真的如母親所說的那樣?」

趙長風嘆息道:「對於你外祖父之事,我最早確實存了私心,這些你母親並沒有說說錯。」

趙牧之一直堅信父親所做的所有事都是有原由的隻是仍然不解:「難道母親所言您對外祖父的縱容是基於要授人以柄?那麼父親教孩兒的那些聖賢道理、天下大義都是說說而已嗎?」

趙長風慈的看著兒子道:「你還年輕,那些書上的聖賢道理自然是沒有錯的,隻不過世事無常,人心險惡那些聖賢道理怎麼能全都說得明白。為父那拙劣得自汙手段連你母親都看得出難道皇帝陛下就看不出?隻不過心照不宣罷了,我給陛下一個隨時罷免我得理由,而陛下則給我暫時的信任,你看這易多公平。這樣也不至於在為父沒有用的時候皇帝陛下煞費苦心想些置我的罪名,就像曾經南城那座如日中天的將軍府。可嘆韓將軍那般的英雄人不會去想當他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將北蠻趕回賀蘭山之後如此不世之功那位先帝陛下怎麼能不胡思想?畢竟大周太祖皇帝便是擁兵自立纔有了趙家江山。」

趙牧之駭然:「難道韓將軍遇害真的與先皇陛下有關係?」

趙長風淒然笑道:「先皇陛下當然不必親自手,甚至不必口,可他邊之人就不會替主子排憂麼?」

頓了一頓趙長風避開這個京城之中所有人都不願去提及也不敢去深究的問題轉而道:「牧之,無論為父手段如何,但你記住,為父從沒有愧對天下人,如果說有愧與誰的話,唯一對不住的就是你的母親。唉!如今此事說不定已經擺在樞院那個整天躲在小黑屋裡的傢夥的書案之上,鬼知道他會拿此事做什麼文章。」

趙牧之聽到父親提到那個自己頗為敬重的年輕大人,直言道:「父親,或許那位大人並不像您所說的那樣鍾於搖鼓舌搬弄是非,那座神的院子也不是父親所想的那般暗無天日。」

趙長風聽兒子這樣說話,當然知道他平日裡聽多了關於那個小子的市井傳說,不悅道:「那個小崽子哪裡會安什麼好心,總之你以後離那座院子和那個小畜生遠一些。」

趙牧之心中雖然對父親所說頗有微詞、心中極不願,但仍是點頭道:「是,孩兒記得了。」

趙長風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又想起那個雖然同朝為多年卻隻見過數麵的骨子裡著滿滿邪氣的年輕人,眼睛一瞇狠狠道:「姓姬的,若是你真的敢把手到我兒子上別怪我心狠手辣了,別人怕你,可趙某還不至於怕你個頭小子!」

同樣是京城之中,隻不過與明亮寬敞的尚書府不同的是,這隻是一狹小民宅的暗室之中,那被尚書大人年年不忘的年輕人麵前的書案之上也擺了兩封書信。

姬姓年輕人麵帶微笑,隻不過著笑容落在京城中那些達顯貴眼中卻讓人不安。

案幾上並排鋪開兩封通過絕通道送到他的麵前,一封是院中他隻有一人知曉的探所傳回來的前幾日在萊西城所發生事的詳細經過,以及當地一位寒門書生在那天夜間的言談,詳細到語氣停頓表變化都記錄在冊。而另一封讓他有笑容的書信乃是出自那個年之手,信中不過是寫了些生活瑣事以及那座山上的人、事、趣聞還有年心中對一位的傾慕,字裡行間流出寫信年對他的思念和依賴。

姬姓年輕人將那封出自那個當年被自己從死人堆裡抱出來一手養大,總喜歡跟在自己屁後麵的年所寄的家書小心收好,塞進袖中微笑自語道:「這個小東西還算有點良心知道寄信回來。」然後又隔空瞥了一眼尚書府的方向不屑道:「這趙長風也太小家子氣了,你家那檔子爛事我可懶得去管。」

眼下萊西城之事算是已經有了定論,大致的因果也已經了結清楚,那狐仙白麗娘、京城吏部趙尚書、昆崳山下山遊歷的雲飛二人一乾人等都選擇預設此等結局。當然趙長風如果心有餘憤那也是人之常,如果他有膽子找上昆崳山報仇自尋死路那誰也不會攔著。

姬姓年輕人站立窗前,夜風尚冷穿著單薄的他卻不為所。那小東西已經可以下山了,自己這些年在京城之中明麵上、暗地裡也做足了準備,既然萬事俱備,那麼當年那些參與那場公案的臺前的幕後的兇手們,你們準備好自己的脖子了嗎?

他憑窗而立,眺南方。這些年時常回憶起自己那不可稱為年的年時。府中大人們的穿梭忙碌,父親的殷切期、那對神仙一般的夫婦讚許的目腳不便整日坐在堂前曬太的老夫人慈祥的笑容,偶爾出府所見外人對這座將軍府的敬仰,每每想起歷歷在目。可是這一切的好卻在那場突如其來的殺戮和大火中煙消雲散,留下的隻有自己這個兇手推算不出來的「異人」和那個被自己救出來的孩。雖然他一直將自己看作是這個並非是自己知的歷史長河中的過路人,但那些和自己朝夕相生活了十幾年的人們的仇恨總有人要去報的,很多人不敢,很多人不能,而那個最有資格的人如今還隻是個年的傢夥則需要自己的幫襯。唉!真是個心的命啊!

最後他提起筆在紙上寫下幾個看著十分彆扭的字:「吏部尚書趙長風、萊西城寒門學子於慎行二人可為輔國之臣。」寫完之後仔細端詳幾眼對自己寫字水平頗為滿意,將筆隨意丟進筆海之中。輕輕嘆了口氣的年輕人拍拍手,一個幽靈般的影出現在房中垂手而立。年輕人將寫了字的紙胡折了幾折遞給人影道:「明早送去書房。」那影接過紙條小心翼翼退出房中。

隻剩獨自一人呆坐在暗室中的年輕人忽然孩子般在房中來回跳著格子,自言自語地唱著這個世界中無人聽過的兒時謠:「小小子兒坐門墩,小小子兒坐門墩,哭著喊著要媳婦兒,要媳婦兒幹嘛?點燈說話兒,吹燈作伴兒。。。。。。」

    人正在閲讀<浮世劍尊>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