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圖塔》作品相關 (6)

道這種滋味麼?”說罷苦笑著搖頭,“你不懂,最好永遠都不懂……我問你,貴妃尸變,這個說法你信麼?”

音樓不是傻子,有些話不能說,即便肚子里都明白,上也一定要守。傻乎乎的人活得長,太通了像玉,一個不留神就磕碎了。裝模作樣打個寒噤:“我沒進宮前也聽鄉里人說起過這種事,比方說兒哭祭,眼淚千萬不能落在亡人上,鬧得不好就要僵尸的。等幾年后出棺先喝親人的,喝了就能了,道士管那個旱魃。所以貴妃娘娘驚尸,也不是不可能。靈堂里有屬相沖克的是大忌,好些人不忌諱,其實還是有些說頭的。”

皇后白一眼,沒甚興致聽說這麼神神叨叨的事。原本是想排解心中憂悶,至找個能附和的人,結果這是塊迂腐的爛木頭,說什麼都信,整天疑神疑鬼,一看就是難的榆木疙瘩。

皇后不耐煩,卻也不打發,一步一步朝坤寧宮走。是小腳,在音樓看來像羊蹄,不能穩穩當當落地,真正弱柳扶風模樣。跌著,愈發盡心地攙扶

皇后發現兩只手一道上來了,知道沒伺候過人,閑閑問,“你沒有纏足?”

應個是,“臣妾是鮮卑人,鮮卑人沒有裹腳的習慣。先祖是馬背上顛騰出來的,子也不像漢人小姐尊養在高閣,萬一要騎馬,纏了足行不方便。”

皇后似乎有些惆悵,“說起來,這會兒我也該放足了。一輩子站在枯死的斷肢上,想來也甚錐心。”

音樓明白,要取悅的人不在了,就沒有必要再這麼拘束自己了。想皇后一定很難過,肖鐸和不是頗有淵源嗎,到了要關頭沒有站在這邊,人總歸是人,誰都靠不住,晚景恐怕凄涼。

們沒再說話,把皇后送回宮,途徑乾清宮的時候皇后還流連了好一陣。畢竟男人去了,哪怕他活著不,人在那里也是個念想。音樓這方面確實筋,完全沒有意識到們共有一個丈夫,連一點悲傷的懷都沒有。唯一讓的是福王要登基做皇帝了,自己是盤中餐,用來滿足他挑戰忌的獨特嗜好。

安頓好皇后,出景和門的時候天微明,夾道里人,紅墻那邊就是承乾宮。不管守靈的太監是不是胡編造,現在回想起來背上也潑水似的汗林立。

拉著彤云快步往前,上了天街有點迷糊,定了會兒神再過右門,到謹殿基座下正遇上皇帝梓宮往奉天殿運送。皇帝的喪儀用四棺兩槨,最外面那層為金楠木,描金雕仙人走,大得驚人。太監們挪起來要一百零八抬,前后像出游時的法駕,捧寶瓶架神幡,沒有一馬虎。

殿和奉天殿在一條中軸線上,相距不算遠,但是因為棺槨太沉重,儀式又多,奉安梓就花了三刻鐘時間。等所有事都辦妥,就到了新帝頒詔即位那一環。

福王加了旒冠,穿明黃袞服,佩大帶大綬,蔽膝上繡行龍下繡三火,傲然立在丹樨之上文武百朝拜。

旭日緩緩東升,照亮兩邊的日晷和嘉量。奉天殿送走元貞皇帝,又迎來了新的君主。慕容高鞏兄終弟及,是為明治皇帝。

作者有話要說: buyzhao扔了一顆地雷

瀟湘過客扔了一顆地雷

加菲貓扔了一顆地雷

大飛揚草扔了一顆地雷

鞠躬謝!

☆、無留意

本來停靈二十七日,到最后減半,借著貴妃作怪的名頭,連著大行皇帝也沒死安穩,停了十三天就匆匆發送了。福王這招是一箭雙雕的賺錢買賣,人舍得下臉,什麼事都干得干凈利落。音樓甚至覺得大行皇帝死得蹊蹺,沒準就是他們下的毒手。

人心險惡,靠著車圍子想,這麼個的年代,一切都靠熬。好在耐摔打,生命力也頑強。小時候臘月里掉進渠都沒死,娘當時就說有九條命,往后就算遇著點什麼事兒,也一定能過去。

送葬隊伍浩浩綿延三四里遠,就在其中一輛青幄車上。如今是未亡人,跟隨一干僥幸沒殉葬的嬪妃們,一塊兒上泰陵守陵清修。別人哀哀戚戚,倒沒什麼,挑簾往外看,風和日麗。陵寢關乎國運,選的都是風水寶地,那里山明水秀,景致比起宮里好太多了。

行行復行行,鑲釘木轱轆在黃土隴上留下蜿蜒的車轍,耗費整一天,終于抵達了泰陵。很多人覺得墓地是森詭的,其實帝王陵寢真不是這樣。宮妃們進泰陵已經是日暮時分,晚霞里看見殿宇林立,都是高規格的廡殿頂。大宮門檐下描著和璽彩畫,頂上有龍藻井,比住的乾西二所還氣派些。

音樓跟在守陵太監后上了神道,兩側石像生佇立,足有兩人多高。手搭涼棚往遠看,山勢綿延,空氣里約帶著燒化紙錢的味道,被山風一吹也就散了。問那太監,“這里也按時下鑰嗎?”

老太監佝僂著腰道:“回娘娘話,陵地不像宮里,沒有下鑰的說法兒。您瞧外面就一堵高墻,人都圈在里頭了,娘娘們又是奉旨進陵,都是人敬重的,難不還在門上加鎖麼?”他一笑,一口大黃牙,“不能夠,上頭沒這示下,咱們底下伺候的也知道娘娘們的難。橫豎這麼大的地方,心里煩悶了各散散,也是個排解的方兒。”

門上不下鑰,心早就上了枷,鎖不鎖都一樣了。守陵有二十多人,各帶一個丫頭,進了園子面對滿世界松柏直愣神。太監又道:“娘娘們先安置,回頭奴婢再把陵里的規矩和娘娘們代。就跟和尚每日里有課業一樣,咱們這兒也定時候誦經禮佛。用膳呢,有專門的局子伺候。要是菜不合胃口,娘娘們自個兒可以開小廚房,點上兩個廚子,另他們置辦飯食。”

音樓和彤云對視,不甚鼓脹的荷包,音樓愁眉苦臉,“彤云,你說守陵有月錢麼?”

彤云兩眼天,“奴婢覺得……應該有吧!”

“過會子打聽打聽,問明白了好。”喃喃道,“我們老家做姑子每月還發頭油錢呢!”

彤云愕然,“浙江果然是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啊!禿瓢兒還發頭油錢,好些和尚腦門兒锃亮,敢也抹桂花油。”

們分到的屋子在二排的第二間,這輩子和二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好坐北朝南,屋里擺設是新換的,有桌有椅有梳妝臺。幔子不像宮里那麼花團錦簇,一褚黃的,就是廟墻的那種。落地罩里間擺個大團,案上神龕里供一尊觀音,耷拉著眼皮,豎著三手指頭,擺出婉端莊的姿勢。

陵地里管事的高從,三十來歲年紀,凈了不長胡子,頭的,看著顯年輕。他分派人送鋪蓋進來,音樓趁機住了他,“我問你,這里的宮監歸不歸司禮監管?”

高從應了個是,“不論行宮、山莊、還是新苑,里里外外都由司禮監掌管,老祖宗怎麼想起來打聽這個?”

不打聽不行啊!四下看看,吸了口涼氣,“山里夜冷麼?”

“冷啊。”高從鑲著袖子說,“這會兒還能將就,到了后半夜比城里涼得多。不過夏天爽快,樹多涼,連扇子都用不著,老祖宗待上一陣子就知道了。”

音樓轉過臉看看彤云,又對高從道:“你想法兒給我弄個熏籠來,我上有病癥,不得寒。”怕他開口提錢,忙板著臉道,“要是上頭不許,請你替我帶口信兒給你們督主,他知道我在這兒凍,必定不會坐視不理。”

這位端太妃原本在殉葬的名單里,弄了一出起死回生的戲碼,陵里的人早就知道了。眼下提肖鐸,似乎兩下里頗有的意思,這麼的倒要掂量掂量了。高從略頓了下,拱肩塌腰獻一笑,“老祖宗和咱們督主……”

虛張聲勢,眼一橫,“別問,過兩天你就知道了。”

這麼副二五八萬的拽樣兒真把人蒙住了,高從的子又低下去半截,腦子里蹦出“對食”兩個字來。這一驚立馬醒了神兒,趕道是,“老祖宗稍待片刻,奴婢這就吩咐猴崽子們籌備。”一面說,一面卻行退了出去。

彤云搖搖頭,“主子,您預備打著肖掌印的名號坑蒙拐騙麼?”

音樓扶了扶孝髻①,“人在矮檐下不打,要一宗兒懂得變通。你瞧瞧,這麼的可用多了。沒銀子就周轉人,多好!”

“欠一屁債,您不怕人找上門來啊?”

做出個地樣,往圈椅里一坐,拔了個挖耳勺掏耳朵,甕聲道:“你沒聽過虱多不這句話啊?欠都欠了,要命一條,還能把我怎麼樣?”

彤云唉聲嘆氣,“您不知道,欠錢還有還清的時候,欠了人就得牽制一輩子。不過不打,只要福王殿下……不對,這會兒該萬歲爺了。只要萬歲爺沒忘了您,這點子爛賬算什麼!”把包袱打開,悶頭嘀咕,“其實您來守陵是多此一舉,留在宮里也不礙的。兜個大圈子,費那些心神,結果還不是一樣!”

音樓深諳此道,“你不懂,做了皇帝更要仔細。尤其屁還沒坐熱,多雙眼睛盯著呢,行反倒有顧忌。守陵的人出宮有好幾層檢點,瞞報是不能的,只有等了陵再想辦法。”

“那您說肖掌印什麼時候來接您?不是說讓您到他府上暫住嗎?我估也得住上好幾個月。”彤云瑟了一下,“我老覺得太監那地方了一塊,辦起事來都是歪門邪道,不著他們的譜。主子您可得小心著點兒,我瞧肖掌印看您的眼神不大對勁,別不是真想打您的主意吧!”

眼神?音樓仔細回憶了下,那雙眼睛是,不過對誰都差不多。無奈打量彤云,“從他眼里還能看出東西來,你別不是想婿了吧?琢磨誰也別琢磨他,別忘了他是個太監!”

彤云訕訕閉上了,其實們主子不知道,去勢不是全割,有的人去不盡,那地方還是有用的。要是真頂用多好!突然發現這個假設立的可能非常大,既然皇后和他能暗通款曲,沒準兒他就是個假太監!

“主子!”拉住音樓,“您說肖掌印會不會就損耗了那麼一丁點?”

“什麼損耗一丁點?”音樓彎腰鋪被子,把手摷進被窩里,這地方沒人給熏被子,所到之煞涼。

彤云象征地比了比,“就是切掉一點兒,用還能用。”

音樓沒把的話當回事,“瞎琢磨什麼呢!太監每年秋分都在黃化門驗子,你不知道啊?”

彤云嘟囔著,“那是底下沒出息的小太監才剝了讓人驗,肖鐸是什麼人?這世上還有人敢驗他?到黃化門喝茶應卯就不錯了,他要是不愿意去,還讓皇帝給他下圣旨啊?”

音樓木蹬蹬站了會兒,奇道:“就算是假太監,又怎麼的?”

彤云給回了個倒噎氣兒,也就是好奇,那肖鐸是太監里的傳奇人,生得又標致面,總覺得他要是個真太監,實在暴殄天

音樓沒那麼多的閑心想那些,知道慨自己的境遇,為武則天不大可能,要想像楊貴妃一樣寵冠六宮姿又不夠,真是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但愿明治皇帝極后如云,想不起來,這事兒就過去了。

不過還是眼盼著肖鐸來接,泰陵雖然不像宮里守備森嚴,外面那堵墻卻也不好逾越。如果能跟著他離開這里,將來沒人記得了,也許還能回浙江去呢!

可是等了好幾天,肖鐸還是沒有派人來。

音樓從一位老太妃那里得來幾顆木棉花的種子,把屋里磕了一個角的花觚拿來盛土,唉聲嘆氣對彤云道:“我昨兒夜里沒睡著,想了很久,要逃出去其實也不難,咱們翻不了墻就掏狗,大丈夫能屈能嘛!”看看手里的鏟子,泄了氣,隨手撂在了一邊,“可是逃出去了怎麼辦呢?咱們就那幾兩銀子,吃兩碗熱干面興許還夠。再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守陵的太妃不見了,家里不得連坐。”

“可不是!”彤云往瓶里添了點水,垂著眼道,“趁早別想那些沒用的,除非您不拿家里人的命當回事兒了。咱們再等等,沒準兒過兩天肖掌印就打發人來啦。”

等是最痛苦的事兒,可除了等也沒別的辦法。不過靜下心來,仗著肖鐸的排頭,日子倒也過得。每天誦經禮佛,剩下的時間還能串串門子。

天氣轉暖,自己是沒覺得,草叢里的蟲蝥卻開聲兒了,長短相接,鳴得抑揚頓挫。音樓喜歡在傍晚時分到轉轉,帝后的陵寢有人打點,寶頂前后連一片枯葉都看不見。妃嬪的墓園較為偏僻,那些小小的墳塋簇擁在一起,有時長了草,也不見有誰來清理。從神道下來,每常遠兜遠轉過去看看,靜靜站一陣子,心里不覺得害怕,只到悲哀。

也沒數時候,大概過了有十來日,某一天從隆恩殿后穿行,遠遠看見高從陪著一個人從七孔橋上過來。那人穿皂紗團領常服,腰上束玉帶,影在夕下拉得很長。音樓無法形容當時的心了,簡直像撥云見日,一道照進心里來。

掌對彤云笑,“瞧瞧,咱們的救星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加菲貓扔了一顆地雷

七哥很寂寞扔了一顆地雷

CC果凍扔了一顆地雷

鞠躬謝!

孝髻,即白(髟狄)髻,上面可以戴素銀頭面。明代在喪禮及守孝期間頭戴孝髻(或用白布包頭),穿白或孝

、孝(麻布),即使是會客、出行或在一些吉禮場合仍不變裝束,以示有服在

☆、墻外道

高從哪里知道他們那些底,他滿以為那位刮的端太妃是肖鐸的對食,見他們督主來了一心想著邀功,見針地描述音樓在泰陵到的高等待遇。

肖鐸問:“娘娘這陣子好不好?”

高從覺得證據更確鑿了,要不怎麼不問別人?他笑得花一樣,點頭哈腰道:“都好,督主不必憂心。娘娘是奴婢見過的最看得開的人,好幾位同來的太妃頭幾天連飯都吃不下,娘娘不是的,要吃要喝,一點兒沒虧待自己。奴婢就想啊,這樣的人天生命好,果不其然,后來打聽著了,有督主護佑著,娘娘可不是不幸中的萬幸麼!”

肖鐸一哂,“你怎麼知道有我護佑著?”

“您今兒來不是為了端太妃?”高從笑道,“要沒有娘娘親口示下,奴婢們也不敢胡猜。娘娘說了,和您有要的東西都記在您賬上……嘿嘿,奴婢們自不敢問您討要那些小錢兒,不過知道娘娘手頭上不方便,特意的對老人家多多拂照,到底念著督主對奴婢的恩典。想當初奴婢快給趙無量打死了,還是督主發話饒了奴婢小命,讓奴婢到泰陵來管事,奴婢如今活得這麼滋潤,全有賴督主的恩典。督主在城里要什麼有什麼,奴婢沒回報督主,如今太妃在跟前兒,奴婢必定剪干凈指甲小心托著,孝敬太妃就是孝敬督主,奴婢都知道的。”

肖鐸覺得奇怪,什麼時候和好到那種程度,還仗著他的名頭賒上了賬?他道:“太妃這麼說的?全記在我頭上?”

“可不!”高從顛顛兒道,“您瞧太妃和你一點兒不見外,奴婢們瞧在眼里,更不敢怠慢了。”

他撇一笑,這人倒會順桿兒爬,見過幾回面全是有求于他,搭理搭理當令箭,在這些太監面前吆五喝六,弄得人家真以為是那麼回事了。大概不知道,但凡和太監走得近的,到了別人眼里口里,無非就是那種關系。倒一點兒不在意,這麼看得開的也見。

他懶得多費口舌,既然都不在意,自己是個男人家,還計較那些麼!因道:“伙房那頭的虧空不能讓你背,欠的那些帳,回頭我人給你送來。”

那錢原本就在度外的,能收回來最好,收不回來也無所謂。高從手道,“督主您忒揪細了,那麼點子錢算什麼!奴婢小氣出了名兒不假,可也分得清什麼時候該算計,什麼時候該做人。您別介,別放在心上,奴婢能出一把力,是奴婢對您的一片心意。您再使人送回來,那不是打奴婢的臉麼!”

肖鐸笑了笑,舒展的眉眼,全然不像在宮里的時候那樣繃著。他環顧晚霞里的山,人在此間,多不稱意都淡了。現在看來,要是能長長久久遁世,其實也是造化。他嘆了口氣,對別人來說也許可行,他這里卻難撂手。有句大白話,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既然一只腳邁進來了,再想全而退是不能夠了。

高從邊引他下七拱橋邊覷他臉,“先頭大約是奴婢猜錯了,那今兒督主駕臨是有旁的差遣?”

他唔了聲,“沒猜錯,確實是為端太妃的事來。”

才說完就看見銅爐鼎邊上站了個人,穿麻對襟,落日余暉從背后照過來,臉孔背著廓卻有種脆的。離得遠,并不確定是否對上視線,然而有種異樣的覺激靈靈過心頭,像老人,真如說的那樣很深似的。

快步趕上來,笑靨如花,“肖廠臣,你來了?”

他低頭看,帶著平常一貫的神,既近且遠地微笑,“娘娘是在等微臣?”

的確在等,不過不大好意思直接承認罷了。打著哈哈轉過頭看風景,“沒有,我和彤云天天傍晚會出來溜達,消消食嘛!正巧遇見您,過來和您打個招呼。”

他認真想了想,“是吃得太多了,所以要消食?”

音樓噎了下,看彤云,也被雷劈了似的。看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尚膳監橫行了兩天,這事被一狀告到肖廠公跟前去了。

正在憋得臉紅脖子的時候他倒又笑了,“不過吃得多好,我喜歡胖些的人,胖些看著有氣神。瘦得麻桿一樣,一骨頭燉湯都沒油花兒,也沒意思。”他,“娘娘不是和臣好麼,臣不嫌你胃口大,臣這里管飽。”

音樓臉上一紅,知道自己作威作福的底細被穿了,讓人家調侃兩句是活該。但他這麼撥人可不厚道,什麼胖啊瘦的,忘了自己是太監麼?還是像彤云說的那樣,凈茬沒收拾干凈,那地方順風長,它又茂盛起來了?

既然都說管飽了,十有八/九是來接的,不過存心擺上一道罷了。笑得很含蓄,“那往后就有賴廠臣了。”

他揚眉揖手,“寒舍沒別樣拿得出手的,就是廚子好。當初選進府的時候打聽過,據說是江浙人,做的菜也定合娘娘胃口。”又偏過臉吩咐彤云,“你去給娘娘收拾細,車已經在大宮門上等著了。”

們窮得叮當響,細是沒什麼,不過有幾件換洗裳要打包帶走。彤云響亮地噯了聲,撒就跑了。

高從在邊上愣神,“督主這是來接娘娘的?”

他嗯了聲,“接到我府上……怎麼?不麼?”

誰敢說不?只要他愿意,泰陵里的全接走也沒人敢置喙。看來對食的名號是坐實了,督主就是督主啊,果然和別人不同。別人帶出宮還得,他倒好,正大明接到府上過日子去了。不過也得留神別被彈劾,走一個太妃,鬧出去可不是好玩的。捅到皇上跟前,只怕誰都護不住。

“奴婢這里斷沒有二話。”高從道,斜眼瞄了瞄端太妃,“督主出面,什麼事不就?嘿嘿,那您二位聊著,奴婢幫著彤云打點去了。”

人都走了,就剩音樓和肖鐸面對面站著。夕漸漸沉下去了,唯余漫天怒云,像一蓬火,映紅他的臉。

歪著腦袋打量他,他在宮里耀武揚威,到哪兒后都跟著一大堆。今兒卻不同,他是獨個兒來,有時候聲勢是人捧人哄抬出來的,宮中行走錦華服,到陵地里來穿皂,但是襟袖上那時時現的掐金流云紋,也足嘆他這人活得多細了。

“廠臣,我到您府上,會不會您為難?我琢磨過,您人緣不好,萬一有誰在殿上給您小鞋穿,拿我出陵說事兒,到時候皇上不能底,勢必您擔待著,那怎麼好呢!”蹙眉道,“您樹大招風,我怕您吃暗虧。”

他以為糊涂,沒想到看得卻很徹。他嗟嘆,“娘娘對臣有這份心,臣為您點冤枉氣也心甘愿。這事原不宜張揚,泰陵里出去人,外頭是不會知道的。退一步說,就算走了風聲也不打,您不是說我人緣不好麼!人最忌諱干什麼都半拉,要麼人人敬仰,要麼人人得而誅之。索惡名在外的,想得罪反倒要反復掂量,是不是這個理兒?”

點點頭,“我知道,俗話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麼!”

他干咳一聲,“娘娘詩禮人家出,果然一肚子才學!”

拱拱手,“不敢當,說得糙了點,然話不同而理同,我怕圣上欠考慮,帶累了廠臣。”

笑,別看重孝,年輕孩兒臉上那份明朗火熾的神采怎麼掩都掩不住。艷的紅襯著細細的糯米銀牙,他突然有了全新的發現,一種覺破冰似的縷縷蔓延開,像領口的寶相花,勾繞纏綿,人心悸。

驀地頭皮一凜,似乎是哪里出了錯。他慌忙轉過臉看宮掖方向,轉眼又是尋常模樣,只道:“娘娘別擔心臣,臣若是這點事都辦不好,也不能在東廠的位置上坐那麼久了。”

確實是心的多了點,諾諾道是,“您的手段我知道,不過明目張膽總歸欠缺,還是得編個幌子打打掩護。廠臣說我扮什麼好?扮丫頭?扮小廝?要不扮個馬啊!”來了興致,“我上東廠伺候您筆墨吧!”

他知道打什麼主意,耐著子輕笑,“要委屈娘娘,進臣府里以族親的名義,這樣不至于人起疑。另外娘娘的行,恐怕也不能太過隨意。臣皇命,不得不謹慎行事。娘娘是善人兒,不會不諒臣的苦衷吧!”

有些失,但仍舊笑著應承,“我省得,不會給廠臣添麻煩的。既然是族親,那您管我娘娘就不對了,您還是我的名字吧!”又追著問他,“廠臣有小字沒有?我在閨中有個小字濯纓,后來進了宮,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濯纓……他放在舌尖斟酌,像含了糖,又舍不得在腮幫子底下,有點不知如何是好。

到底沒應的話,甬道那頭的彤云過來了,他手接過包袱,對音樓微躬了躬,“請娘娘移駕。”

這麼一來主仆兩個都茫茫然,估他的意思是沒打算帶上彤云,那哪兒!音樓挽住彤云,“咱們倆不能分開。”

他回一顧,有點無奈,“娘娘,您要全而退,必然有個人要接替您,彤云留下最合適,也是忠心報主的好機會。”

音樓是個重義的人,其實換句話說心眼兒實,不會想到自己先出去,回頭再來搭救彤云。只知道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雖然彤云是進宮后才撥到邊的,說話不太著調呲達,可是朝夕相已經在皮子上磨得很深厚了。

“這算什麼?我們鄉里有傳聞,比方溺水死的要找替死鬼才能投胎轉世,您是想讓我學那個麼?”不甚痛快地拉著臉,“彤云不能留下,廠臣不帶上,那我也不走了,您看著辦吧!”

彤云聞言大為,眼淚汪汪地揪住的手,“主子,您真是關老爺轉世!”

說:“關老爺和我住街坊,我義薄云天你今兒才知道?你放心,我到哪兒你就到哪兒。你不是說要仗著我的排頭耍威風呢嗎,我把你撇下了,你威風給誰看?”

肖鐸臉上喜怒難辨,他靜靜聽那主仆倆你來我往,覺得這兩人恐怕是不好分的。也沒見過這種相的模式,誰也沒把誰的份當回事,倒比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夫妻還真切些。

“罷了,娘娘既然撒不開手,帶著也就帶著了。只不過臣告誡娘娘,牽掛得越多,弱點也就越多。”

音樓大喜,尚且會不到他說的那些,忙扯過彤云努,“還不快謝謝督主!噯,我早說督主是好人,看看,果不其然啊!這份心田,人怎麼激好呢!”

他不聽絮叨,也沒彤云的參拜,只管轉過在前面引路。

山里夜起了薄薄一層霧,偶有嵐風吹過,他袍角翩翩,約帶起若有似無的一縷瑞腦香氣,那麼漫不經心又充滿目的,因為矛盾,漸漸顯得有人味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Clytze扔了一顆地雷

蛇六姐扔了一顆地雷

小妖貝兒扔了一顆地雷

大飛揚草扔了一顆地雷

鞠躬謝!

☆、苦難雙

大宮門在兩山之間,從七拱橋下去還有一截神道,步行一刻鐘方才抵達。

彤云攙著音樓踏出門檻,漢白玉臺階下停了一輛黑漆平頭車,車楣上挑一盞燈,因為地勢比較低,離得有點遠,在漆黑的夜里線模糊,只看見車前有一個穿青戴襆頭的人靜待著。想來肖鐸是怕聲張了,所以唯帶一個駕轅的長隨。

他挑燈前行,回頭低聲叮囑,“臺階高,仔細腳下。”

音樓提跟在他后,畢竟往常侍候過人的,也不是自顧自走。子偏過一些,雖不來攙扶,卻也小心翼翼看顧。待到了車前替打簾,和聲道:“娘娘上戴孝,未免人側目。臣在車里替您準備了帽,娘娘換上好行走。”

音樓道了謝登車,車里寬敞,借著檐頭的燈看,座上整整齊齊擺著一裳,遍地金褙子,底下一條青金馬面。彤云伺候換好了穿戴,又來拆頭上孝髻,因為黃楊木簪子別得太,兩手拆得直打,不住嘀咕著:“這晦氣的行頭,總算能夠卸下來了。咱們到了外頭不和宮里的事沾邊,能松快一天是一天。主子您才進宮一個月,我足有八年沒離開紫城了。我是七歲應選的宮,起先在尚宮局困著,因為人不伶俐,跟在人屁后頭干了兩年灑掃。后來分派主子,東一個西一個,前前后后服侍了十來位。我和您說,好些主兒是我看著一路走過來的,封了貴人封了嬪,可沒一個待見我,讓我做掌燈的差事,連夜添燈油。我以為這輩子就是困在永巷的命,沒曾想遇見了您,還有這福氣跟您出宮走走,真是時來運轉。等以后您發跡了,千萬別像們似的,奴婢如今一顆心都在您上啦!”

音樓現在人放松,也有閑心打趣,“們不待見你是你鬼見愁,也不能全怪們,誰讓你是個碎子!不過你運道不錯,跟了主子我,不說將來發跡,橫豎不著。你沒聽見肖廠臣說麼,他那兒管飽啊!”

彤云嘆萬千:“肖掌印一定很有錢!”

這麼點人生理想,只限于不著,其實也不用心寒,宮掖里本來就是這麼回事。鄴宮建時面積并不大,后來遷都,才造了這麼一所煌煌的紫城。地方廣了,所需的人手也多起來,每三年一次征選宮,只進不出,日久年深便堆積壅塞了。到眼下算算,闔宮幾萬的宮人,一個顧及不到就聽見哪殿哪所又死了人。當然妃嬪宮里是不會出現這種況的,那里永遠是一片晏晏笙歌的氣象,哪里會被那些殍的駭人消息沾染到!也只有們這些塔底的人,才會為了生計發愁。

兩個人在車里都施排好了,彤云爬過來在邊倚著,悄聲道:“主子,咱們什麼時候再回宮去?”

音樓茫茫看著車頂,“怎麼?剛出來又想回去?”

說不是,“咱們要好好算計算計,如果回了宮,皇上怎麼安排您。”耳邊說,咻咻的鼻息噴在耳廓上,“如果一定要回去,您只能頂著太妃的名頭留在壽安宮麼?到時候可不是和關老爺住街坊了,是和榮安皇后。”見還是一臉迷茫,越兒說得徹些,“您說后宮誰的權力最大?”

音樓琢磨了下,“皇上。”

“皇上管著前朝,后宮是家務事,他老人家除了及時行樂,吃喝拉撒的事兒未必上心。”

“那就是皇后。”覺得非帝即后,這下子總靠譜了,“國也同家,皇后母儀天下,是當家。”

彤云慢慢點頭,“話雖如此,但是皇后也分人,有人干得風生水起,有人干得灰頭土臉。”看還是稀里糊涂的,最后終于不耐煩和兜圈子了,這人一時清醒一時糊涂,你說笨,要時候來得聰

    人正在閲讀<浮圖塔>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