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千秋》第17章 壹拾柒

景和十二年二月,皇帝下詔,于京西辟昭慶公主府。

整座公主府的規模與弘制自不必多說,僅這一道為未出閣之公主納地辟府之詔令,便足以令舉京臣民們大大吃驚。在此之前,除了皇帝因弟英肅然在封王后未就藩封而于京城為其辟府之外,皇室任是哪一個王、侯、公主、宗親,皆不曾在婚或就封地之前得過這般圣眷。

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將皇帝的這一舉視為對掌珠的又一次有違朝制的寵,無人去探究此事背后是否另有

昭慶公主未出閣便離宮府一事,于當時靜頗大,便連沈毓章在南邊軍中亦有所耳聞。

那時他未曾多想。而今再憶往事,沈毓章只想笑,笑自己的后知后覺,笑自己的剛愎自用,笑自己的自私狹隘,笑自己的絕絕意,笑自己這麼多年都不知自己竟有子存于世間——

當年的那一座公主府,分明是為了生養他二人的孩子,而去向皇帝求得的恩寵。倘不為此之計,又何以避得過宮與外朝眾人,又何以保全他沈毓章及沈氏一門的面?

他曾經那般斬釘截鐵地說,從此往后,與他之間,除了皇室與沈氏的分,便再無其它了。

這便是從未令他知曉此事的源。

而倘若今日他不曾咄咄問裴穆清舊事,亦絕不會主開口,令他知曉這個當年無法去求的真實原因。

那是他與的孩子……

過往的所有耳鬢廝磨的纏綿,那些本以為已被忘的細碎畫面,于一瞬間聚起巨浪,又于下一瞬向他劈頭蓋腦地轟然砸落,將他整個人里里外外滌得只剩下狼狽。

……

沈毓章止住笑。然后他狼狽抬眼,眼有清晰可見的,卻無一分笑意。

他問:“孩子什麼?”

英嘉央靜了靜,回答他:“宇澤。”

沈毓章掐滅了眼中的。因他本打算繼續問的問題,此刻也不必再問了。

宇字一輩,正是皇室為帝孫一輩所定,是讓孩子隨了母姓。

宇澤,澤被宇

對這個孩子有何等之冀,而這冀又是背負了誰的心志,這名字便足以解釋,本無需多言。

沈毓章忽覺這簡直就是天大一個笑話,而他自己,就正在這笑話的中心。

他為世人所稱道的系出名門、志慮忠純、謙謙端方、文武盛名,于眼下這境中,統統都是泡影,統統都是笑話。

他想,他應被天下人所鄙笑。仿佛只有這樣,他才能從這笑話中而出。

可他最終也沒能再次笑出來。

此時的屋外天已然全黑了,而屋仍未點燈。

英嘉央就著這一片深濃暗開口出聲,為這一段二人不曾計料到的對話畫上句點:“沈將軍,我此來無意再敘舊事。”

這話又將沈毓章震了震。

世人都以為皇帝數年來未為昭慶公主再擇夫婿,是因對他舊難消,便連他自己,在心深亦不自地這樣以為過。

但世人皆錯,他亦錯。一直未出閣,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懷胎十月、歷經三日難產而誕、又由獨自養了五年的孩子。

至于對他是否還有,那的分量又有多重,都在這一句話之后不再重要。是不會讓他知曉,更是不會給他機會開口相問。

無視沈毓章的沉默,英嘉央又繼續說道:“卓炎策反亡兄舊部,與大晉叛將謝淖合兵并進,如今堂皇關后,又兵拆毀金峽關的關墻,以此來朝廷停兵談和。你袖手旁觀諸多逆舉,可謂通謀,不妨直接說一說,你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沈毓章終于了一

但他此時此刻的神本無意與談論和事,只道:“明晨再談。”

然后他手點了燈燭,將這一室照亮,對道:“一會兒我人進膳,你留在關外的儀從親兵,我會命人放一些進來,在外守著這屋子,你可安心。”

話畢,他輕輕振袖,離開了此

……

隔墻之室中,卓炎靜默地坐著。

江豫燃追隨多年,雖奉令空出一給沈毓章與英嘉央用來敘舊,不置守衛、亦令人不得靠近,但又豈會不知需留個玄機?

而他所選的這一間屋宇正是如此。旁的墻中,早已被人拆落數塊石磚,改用木板以與磚同的灰泥封墻,中留數個細小孔;而在墻另一側的室,又墻立花作裝飾,如此一來,尋常人若不循墻細察,本發現不了其中蹊蹺。

此刻聽到沈毓章話音已了、腳步聲亦已遠去,卓炎才抬起眼睫,看向坐在對面的戚炳靖。

沈、英之間的對話,無不出乎他二人所料。二人目,皆是一時無言。

良久,卓炎站起

戚炳靖隨,口中道:“想好了?”

炎點頭,“想好了。”

他便略略一笑,不再多問。

……

翌日晨,沈毓章如約再至。

英嘉央方梳洗罷,正于案邊用早膳。

他于側坐下,口中無話,手取箸,陪著一道吃了些東西。

待用罷早膳,沈毓章仍不開口,不知是不知當講些什麼,還是要等先出聲。

如此片刻,英嘉央方說話:“北境天干,風大,夜里吹得窗門響,讓人睡不踏實。”

“嗯。”沈毓章應道。

這一聲之后,他又陷沉默。

臉上亦有倦怠之,一時也未再言語。

正是于此略顯僵尷尬的氣氛中,卓炎的影出現在了屋門之外。的到來,仿佛解開了縛在沈毓章上的無形重鈞,令他微微闔了一下眼。

“毓章兄。”卓炎先是同他打了招呼,然后一面步,一面沖英嘉央道:“公主殿下。”

英嘉央將上下打量一番,然后頗為克制地收束目,應道:“炎與我時亦有所,但自從皇叔府后,便是數年不見。誰能想到今日再見,會是此地此景。”

炎輕輕一眼,并未座,而是在他二人面前站定。

“殿下此來,是為代表大平朝中與云麟軍談和,”不疾不徐地說,“不如便直言罷,朝廷的誠意是什麼?”

英嘉央看了看,又看了看沈毓章,然后平靜卻直截了當地回答道:“令兄盡忠報國,卻為小人所構陷,而今舉朝文武皆為卓氏抱冤,朝廷愿為卓氏一門平冤昭雪。令兄生前所封職、爵,皆由你代襲,朝廷亦愿以金峽關外的十六州為逐北侯之封地,由卓氏世代守鎮。”

聞之,卓炎笑了。

的笑意毫無溫度,但卻不是不加克制的嗤笑或冷笑。的笑是三分早已料到又何必多問的自嘲,以及余下七分的篤然決意。

說:“這些年來,將臣含冤者,難道僅是亡兄一人而已?朝廷若不是見金峽關被拆,又何以愿為卓氏平冤?”

而這話并不是問話,也并沒有給英嘉央回答的余地,徑自又繼續說:“朝廷的這點誠意,不夠。”

英嘉央的臉依然平靜,問:“那麼,你要什麼?”

炎看著,娓娓開口:

“為已故裴穆清將軍平冤、追謚。

“為過去六年間因朝廷昏聵而戰死北境的大平將卒立碑。

“朝中自宰執以下,凡過去六年間涉北事軍機之臣工,皆黜免職,另補賢材。”

講到此,卓炎停了一停,轉首看了沈毓章一眼。

他的神清冷,目晦明難辨,在等著繼續說下去。

炎遂道:“皇帝仁昏,故能令宵小之輩制政朝堂,致良將戮、忠臣茍活。今云麟軍所圖,在于廢帝、另立。故皇帝能夠禪位讓賢。”

英嘉央的臉終于變了。微震,卻又很快平復。目抵上沈毓章的臉,冷冷問道:“讓賢——你們讓何人居此大位?”然后又轉去盯著卓炎:“你叛逆朝廷,是為了自行稱帝?”

炎漠然道:“亡兄征戰沙場,為的是安民報國,豈有圖大位之心。我今繼亡兄之志,又豈是為了自爭帝位。皇帝若肯禪位,當從英氏宗親另擇賢明之材,云麟軍必奉其為主。”

“宗親……”英嘉央念著這二字,像是想到了什麼,一時冷笑:“你此番起兵,是為了王?”

“并非。”卓炎回道,自然明白作何聯想,但卻本沒有一作解釋的樣子,反而問:“殿下心里,可有人選?”

英嘉央凝神不語,臉暗青。

炎口中要廢的,是親生之父皇,幾乎不敢相信,站在眼前的這個著冷甲的人,何以能夠用如此泰然的語氣,問如此大逆之言。

不語,卓炎便道:“目下宗室之,皇帝諸兄、弟、子、侄,凡封爵者哪個不是各踞一方,為己謀利,有誰心懷天下?不若策立帝孫一輩,再以忠良之臣輔政,雖是君,然若教得當,亦可其將來為賢主。”

沈毓章驀地抬眼。

“我立一人,不妨說出來聽聽殿下之意。”卓炎雖是對英嘉央繼續說著,目卻轉而去沈毓章——

而后者遽然起,像是已料到要說的是什麼。

“殿下誕子五年,該是時候張告天下,這個孩子的存在了。”

炎看著他,全然不給他出言打斷的機會,一字一句地、極清晰地說道。

    人正在閲讀<予我千秋>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