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華路》第837章 迫李承乾退位

歲月悠悠,如水長流,帝王大行歸天需守制三年,三年時間看似十分漫長,其實放到歷史長河里只是一瞬。

這三年時間里,華夏帝國越發騰飛,大唐帝國隨其后,中原大地宛如巨龍出淵,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漢家兒郎崛起的步伐。

群山峻嶺之間,火車冒著黑煙呼嘯疾馳,滔滔大河之上,艦船鳴響汽笛乘風破浪,億萬良田,稻花飄香,山林果木,掛滿枝頭,又有無數商隊行銷全球,百姓之家越來越變得富裕。

時華夏帝國九年,大唐皇帝李承乾突然發來信函,恭敬邀請韓躍北上中原,要與韓躍共登泰山封禪。

“登山?”

“封禪?”

韓躍持信皺眉,隨即笑而搖頭,淡淡道:“承乾這是怎麼了,為何突然想封禪?”

封禪乃是古已有之的禮儀,乃是帝王祭天祭地之道,然而封禪也不是誰都能封的,必須是千秋偉業的帝王才可以。

韓躍負手慢慢走下龍椅,站在龍椅臺階之前眺門外,此時正是清晨時分,兩側朝班站著無數文臣武將,眾人屏氣凝息不敢發聲,默默等待著陛下做出決斷。

如此過了良久,韓躍忽然悠悠吐出一口氣,道:“不去了……”

眾臣面一怔,心中有些可惜。

如果韓躍能夠去泰山封禪,必然要帶著文臣武將前去,封禪乃是留名史書的大事,到時候隨駕的臣子們也能留名。

奈何如今韓躍權勢日重,一言一行無人再敢反對,雖然眾臣心里不甘,但是上卻齊聲高呼陛下英明。

唯有幾個老國公還敢進言,比如程咬金晃晃悠悠走了出來,口中哼哼唧唧道:“陛下為啥不去吶?昔年孔子曾言,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俺老程覺得此事可行,陛下應該去一趟!”

韓躍微微一怔,有些好奇看向老程,愕然道:“程伯伯竟然知道登東山而小魯這句話,真是讓小侄覺稀奇萬分……”

老程哈哈一笑,得意洋洋道:“陛下也覺得文雅對吧,嘿嘿嘿,俺老程最近飽讀詩書,肚子里確實有了點墨水。”

說到這里又重拾話題,慫恿韓躍道:“陛下去泰山啊,帶著咱們去威風一把,他個熊,早就想去泰山逛逛了,可惜這麼多年一直沒能行,臣差不多也快死了,陛下你得給老頭子滿足心愿。要不然,下朝之后俺就搬個馬札做門口不走了,老程堵門罵你一整天……”

這話說的有些離譜,然而韓躍沒有一不爽。

如今朝堂幾個老國公都已垂垂老矣,偶爾跟他倚老賣老罵兩句娘的況也見過,韓躍一直秉承尊老敬老原則,始終想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他現在即使上朝都不會自稱朕,對待幾個老國公一律用伯伯相稱。

老程倚老賣老出面,跟著又有幾個國公出來,比如劉弘基現在也是白發蒼蒼,涎著臉諂道:“陛下啊,去泰山唄,青史留名,咱也跟著沾沾……”

旁邊李勣和秦瓊雖然不曾張口,但是面上同樣也帶著

國公們都老了,喜歡湊個熱鬧,也許未必想要青史留名,更多的還是想回故土看一眼。

韓躍輕輕吐出一口氣,悠悠道:“封禪之事,古已有之,但是唯有圣皇才可封禪,小侄覺得自己還不夠資格。”

此時朝班中還單膝跪拜著兩個信使,見此形忍不住小心翼翼道:“啟稟昭武大帝,下認為您有資格,吾等臨來之前曾得君主囑托,說是不管如何一定要請您北上,若是請不到您,吾家君主怕要失信天下……”

“失信天下?”

韓躍微微一怔,好奇道:“這卻為何?”

兩個信使連忙拱手施禮,這才小聲回稟道:“因為吾主已經下旨昭告整個大唐,言稱將會請來當世最賢德之帝王登山,吾主還曾說過,若是您不登泰山,那將是泰山的憾。”

這話說的狠!

若是您不登泰山,那將是泰山的憾。

歷代帝王都是借著泰山彰顯威名,如今到了韓躍這里卻掉了一個說法,偏偏在場眾臣卻覺得此言合理,一個兩個全都搖頭晃腦稱贊不已。

韓躍忽的啞然失笑,指著兩個信使道:“汝二人,有蘇秦張儀之辯才也,罷了罷了,難得承乾一片好心,我華夏這邊的老國公也想回家看一眼,既然所有人都想去,朕再推諉顯得不近人了,起來吧,朕答應了。”

兩個信使大喜,滿朝群臣皆喜。

那兩個信使滋溜溜從地上爬起來,涎著臉湊到韓躍邊嘻嘻道:“大伯父,小侄給您見禮啦!”

韓躍登時一怔,忍不住上下打量兩個信使,這兩人年紀也有十六七歲,李承乾應該沒有這麼大的孩子吧?

兩個信使似乎看出韓躍的迷,連忙解釋道:“大伯勿要懷疑,小侄千真萬確是您的侄子,家父親諱名李堯,家祖父諱名建……”

說到這里嘿嘿一笑,再次上前湊了兩步,忽然手做出小輩討巧狀,嘻嘻哈哈道:“初次見面,大伯給點禮唄。”

韓躍十分驚喜,哈哈大笑道:“原來竟是吾大伯那一支的孩子,好得很,好得很啊,你們祖父是我大伯,我又是汝二人的大伯,這個見面禮必須給,回頭讓你們豆豆大娘親自幫你們挑。”

親人見面,越顯融洽,韓躍生來是個爽快的人,直接大手一揮下令道:“命令禮部迅速準備,三日之即刻啟程,想登泰山便登泰山吧,朕滿足你們所有人這個心愿……”

眾臣大喜之下轟然唱喏,禮部之人急急出門前去籌備。

……

三日時間,轉眼即過,韓躍攜帶滿朝文武大臣北上,又帶妻子兒一同隨行,這一次雖然也算是長途跋涉,然而和當年初來嶺南完全不同。

那時候來,迢迢萬里要走好幾個月,這一次走,乘火車實有一日千里之急速。

巍峨泰山,然在,到了這里才霍然發現,李承乾早已帶著大唐群臣等候很久了,兄弟多年不見,再見之時慨頗多,韓躍上下打量著李承乾,李承乾卻已歡天喜地奔跑過來。

“大哥……”這位大唐皇帝有些激,竟然有種想要跪拜下去的沖,韓躍連忙手將他扶住,微笑道:“為帝王,豈能下拜?二弟莫要如此,你我兄弟一起登山。”

李承乾還想堅持,可惜他本拜不下去,這位大唐皇帝語氣帶著慨,滿臉鄭重道:“小弟雖是帝王,但也是您弟弟,自古長有序,弟弟拜見哥哥有何不妥。”

韓躍呵呵輕笑,攜手與李承乾共登泰山,兄弟二人邊走邊談,仿佛有說不完的話要傾訴。

泰山巍峨高聳,途中遍地是景,兩人一路在前,后面跟隨著華夏和大唐兩大帝國的員,隊伍浩浩極其龐大,之仿佛漫山遍野全都是人。

李承乾質不好,走到一半已經氣吁吁,韓躍滿臉溫和福,忽然發現李承乾的兩鬢有些白頭發,韓躍眉頭微微一皺,沉聲道:“二弟今年三十五歲不到,怎的竟有白發在雙鬢之間?為帝王,酒是大忌……”

李承乾怔了一怔,連忙苦笑搖頭道:“大哥誤會了,小弟怎敢沉迷酒?”

說到這里慨一聲,悠悠吐氣道:“我這是累的,追逐大哥腳步累的,您的華夏帝國突飛猛進,小弟的大唐不敢拖累后,但是我又沒什麼本事,只能靠著努力不斷堅持……”

韓躍默然不語,心中生出一

這是旁邊忽然傳來一個清脆的娃娃聲,似乎在替李承乾做解釋:“皇伯父,不要責怪父皇好麼,父皇每天只能睡兩個時辰的覺,他桌案上總是擺著許多奏折,有好幾回蕭兒看到父皇熬夜熬得連連咳嗽,在吐!”

韓躍愕然一怔,尋著聲音看去,卻見一個十多歲的小年站在不遠,牽著年的乃是一個娃娃臉中年子。

李承乾在旁邊呵呵一笑,解釋道:“大哥不認識吧?這是我家的李嘯!小弟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月牙兒……”

說到這里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又道:“如今東瀛也是大唐屬國,月牙兒是咱們漢家的媳婦。”

韓躍哈哈一笑,擺手道:“都是過去的事,不提也罷,中原東瀛,都屬漢家,承乾勿要擔憂害怕,大哥的殺心早已不比當年。”

說著沖那個小年招了招手,轉頭卻對李承乾接著又道:“倒是你應該小心一些,治大國若烹小鮮,政務雖然頗多繁雜,但是可以有條不紊理,哪里能像你這麼瞎搞,拼命你能拼幾年?”

李承乾唯唯諾諾聽著,然而看神明顯沒聽進心里去。

這時那個小年已經跑到邊,韓躍手輕輕孩子額頭,突然道:“二弟,你退位吧!”

這話說的突兀,后面跟著的群臣都是一驚。

李承乾滿臉迷,忍不住道:“大哥,我做錯了什麼嗎?”

    人正在閲讀<大唐風華路>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