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將軍好種田》第十九章

轉眼過了四年,林氏的孝期出了也有一年了,商氏在去年十月又懷了孕,再過幾個月便要生了。

而這幾年,蘇家每到收了小麥的時候便種上蔬菜,有些拉到縣城賣給酒樓,有些則由自家制作能放置的菜品,賣給酒樓。

自從三年前蘇家將五花炒白菜干這菜推廣到福泰酒樓,一開始便贏得了顧客的好評。

不但如此,念悠更是又做出了幾樣拿手的醬菜賣到城里,也有了進項。

如今幾年過去,蘇家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生活好了,蘇家便打算重新蓋個院子,蘇老漢著漢煙在屋前屋后量了半晌,突然嘆道:“這樣的好日子,老婆子卻沒福氣啊。”

商氏數著家里的錢,數了幾遍都覺得不對,索推給念悠道:“悠悠,還是你來算吧,你好歹跟著你二哥識過字,嫂子算了半天都算不明白。”

念悠結果錢袋子掂量一下著實不,可這三四年了商氏算賬還是有些糊涂,念悠免不了說道:“大嫂,這家你可是要當的,可別推給我。你也可以學識字,學算賬啊。”

說著,念悠將錢袋子又推回去,“再者說了我現在幫你管賬,過幾年你不還得管賬嗎。”

商氏的額頭,嘲笑道:“真不害臊。”

這幾年家里生活好了,村里人都有些眼紅,甚至大伙兒也學著種菜,可種了沒有路子,去縣城也賣不了幾個錢,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日子好了生活也舒坦,蘇老漢著漢煙聽了這話也笑道:“悠悠這話說的不假,大嫂,往后讓悠悠教你識字算賬吧。再不濟讓茂茂和念林教。”

商氏猶猶豫豫,最后做了決定:“還是悠悠教吧,那倆小子在學堂好好學就得了,過兩年考個生,最好考個秀才回來,咱家也是祖上冒青煙了。”

說到孫子和小兒子,蘇老漢臉上的笑意更勝,滿臉的褶子也如花一般綻放。前年的時候念悠主張將倆孩子送去學堂,當時他還覺得讀書沒用不想同意,后來念悠是主張將倆人送去了鎮上學堂,誰知倆孩子還爭氣,尤其是念林,聽說雖然年紀小但是很得夫子賞識,經常夸贊于他。

“咱家這倆孩子都是有大出息的。你們啊,就等著沾吧。”蘇老漢不無得意,將煙桿敲的當當響,尤其是他的小兒子說他文曲星下凡也不為過了。

念悠笑道:“那是,爹您以后可得好好福。”

蘇老漢嘆了口氣,“這人啊,老了老了就不行了。你爹我都這把歲數了啥都不在乎了,眼里就只有你們這些小的,你們好了,我就好了。”他也明白這樣的日子還是不提林氏的好,免得提起來又是傷

商氏將錢袋收起來,又找出蘇茂在家用的紙筆,笑著接話:“爹,小的好了就孝順您,您還年輕著呢,以后有不完的福氣。”

蘇老漢看著遠的夕覺得生活無比的好:“他大嫂,咱們屋子蓋的大一些吧。”話題轉了八百轉又轉了回來。

商氏笑道:“悠悠你怎麼說?”

這幾年家里大事小事自己這小姑沒出謀劃策,但凡有個什麼事商氏已經習慣的問念悠了。

念悠接過筆,在紙上勾勾畫畫,對兩人道:“爹,大嫂過來看看咱們新家。”

蘇老漢和商氏湊過來,便看到紙上赫然是三座不小的院子,四四方方很是氣派。

蘇老漢驚訝的合不攏:“悠悠啊,咱家要蓋這麼大的院子?還為啥是三座?”

商氏也是疑不解,看向念悠。

念悠提筆在三個院子上寫上名字,依次是念慶、念為、念林。

“爹,以后大哥二哥念林肯定是要分家的,到時候每家一座院子,這樣多好。您想上哪家住就去哪家。”念悠滋滋的想著蘇老漢今后的好生活,卻沒注意到蘇老漢的臉已經暗了下來。

蘇老漢沉著臉道:“悠悠啊,父母在,不分家,好好的家為何要分了?”

念悠一滯,終于聽出蘇老漢聲音里的不悅,商氏也在一旁道:“悠悠啊,咱院子蓋的大些就是了,何必蓋三座呢。大家一起住多熱鬧。”

念悠看著蘇老漢和商氏剛想開口解釋,就見外面蘇念慶和蘇念為進來了,這幾年家里條件好了蘇念慶便不去裴家做工了,在家和蘇念為一起種菜。

“爹,你們說啥呢?”蘇念慶將汗巾放下,端起水喝了一大杯。

蘇老漢面上還是不悅,悶著臉不吭氣,商氏拉著蘇念慶到一邊將念悠的話說了一邊。

蘇念慶也是不同意:“悠悠啊,大家在一塊過日子多舒坦,何必分開呢。”

念悠嘆口氣,解釋道:“爹,大哥、二哥、大嫂。現在二哥和念林都沒家這都還好說,大嫂也不是小氣人,但難保以后二嫂和念林媳婦就是這般大度的,一家人住在一起難免磕磕絆絆,倒不如分開過。況且我的意思是二哥和念林家之后才分家。一家人還是一家人。而且你們有沒有看到,很多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一起住的那些人家,不是這個懶就是那個因為蒜皮的打架傷了和氣。而分家后則不同,為了自己的小家,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也都會努力。況且,就算是以后分了家大家還是一家人,并不會因為分了家就生分了的。”

的話說完,屋里有些沉默,蘇老漢還是沒回過味來,轉出了門。

蘇念為看著妹妹,皺著眉頭道:“悠悠說的也沒錯。”大戶人家錢財多都弄的飛狗跳,在鄉下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打起來的也不再數。

蘇念慶氣哼哼道:“你就慣著吧。”

念悠的話卻讓商氏心里一,倒不是小氣,容不得今后的兩個弟妹,只是人和人相不能看一個人,也得看對方的秉。若是自己一味大度,弄不好就被認為好拿,反倒讓日子不

可這種事可不敢說出來,家里還有公公和男人呢。再者說了,就算分家那也是幾年后的事,蘇念為雖然十八了,可一點想親的意思都沒有。念林更別提了,今年才九歲,距離說也得七八年,到時候估計都能當了。

念悠本以為自己的這個方法會被全家否決,誰知過了兩天蘇老漢便拿了三分地契回來,“咱們就在這三塊地上蓋房子,這老屋還留著,到時候你們三兄弟都家了我就自己在這老屋里頭住著。咱們家將院子都蓋到鄰近大路的邊上,往來鎮上也方便些。”

見蘇老漢敲定了主意,其他人也不再說什麼,畢竟分家的事這兩年不會發生,念林才九歲,就算分家也得等念林了親才行,這樣一來一家人還是可以在一起的。蘇念慶想著,等到那一天再說吧,還遠的很呢。

地方選定了,蘇老漢又和蘇念慶哥倆兒商量著去找泥瓦匠,村里沒有泥瓦匠,若是找泥瓦匠卻得去了鎮上找。

好在這幾年蘇念慶哥倆兒在鎮上也認識了些人,又在榮叔的幫助下找了泥瓦匠,又商定了價格,選了黃道吉日便可以開工了。

蘇家以前在清流村里也是貧困戶,但是這幾年卻靠著種菜和供應念悠發明的幾個菜品也慢慢好了起來。村民們聽說蘇家要蓋房子還是蓋三間院子,將三個兒子的院子一次都蓋起來,著實下了一跳。

蘇二嬸嫉妒的眼都紅了,在家打兒媳婦,“人家的媳婦都能干,就你個好吃懶做的不知道想法子賺錢。”

蘇福媳婦被婆婆罵了也不敢回,暗地里卻將同樣是蘇家兒媳婦的商氏恨上了心。

蘇二嬸心里卻想著其他的事,等下午想著大房的人都回家了便挎著個小籃子去了念悠他們家。

念悠正在家里教商氏算賬,就聽見蘇二嬸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大嫂,在家嗎?”

商氏和念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句話。

開始那兩年見他們大房富裕了,蘇二嬸就攛掇蘇二叔過來取經,想摻和一腳,而蘇二叔要臉面不肯來,后來蘇二嬸厚著臉皮來了被商氏三兩句便打發了。背地里可沒罵他們一家。

但是又有新的所求了,進了門嬉笑著臉將籃子放到桌上,就好像之前兩家的矛盾都不存在是的,稔的拉著念悠的手道:“悠悠真是好姑娘,一轉眼都這麼大了,模樣長得也好,也不知道會便宜了哪家的兔崽子了。這一看啊就是有福氣的姑娘。”

念悠不著痕跡的將手出來,默默的離著蘇二嬸坐的遠了些。

蘇二嬸見梳理,臉上的笑意只是稍微僵了一下旋即又歡快的笑了起來,“你爹不在家?”

商氏將手中的賬本收起來,瞥見蘇二嬸的眼睛一個勁的往上面瞄,不由得問道:“二嬸識字?”

蘇二嬸見自己作被看見,不由得臉紅,連忙擺手道:“二嬸哪里懂這些啊。”

心里卻想著這大房看來真是發達了,日子過的也好,竟然還用了厚厚的賬本,想必這老房子也不看在眼里了。

正說著蘇老漢背著手進來了,還沒進屋就聽見蘇二嬸的聲音心下不喜,等他進了屋蘇二嬸笑著站起來了,“大哥,你回來了,我今日正好過來看看幾個孩子,家里下的蛋給孩子們補補子。”

    人正在閲讀<帶上將軍好種田>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