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梟士》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三)

後,雙方休息一炷香時間,王貴和湯懷又跑去上茅房去了,嶽飛向李延慶一豎大拇指道:「剛才的對聯,我真的張啊!以為你答不上來,是誰教你的啊!」

李延慶眨眨眼笑道:「我兩歲識字,三歲就開始練書法,四歲能填詞,五歲能寫詩,六歲便寫小說了,李文村遠近出名,你不知道麼?」

嶽飛愕然,搖搖頭道:「我真不知道,李二還說你曾是傻——」

「說我曾經是傻子對吧!大智若愚,他不懂啊!」

嶽飛若有悟地點點頭,他想到了自己昨天讀到的兩句詩:『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甘守株。』說的就是李延慶啊!

鹿山鎮學堂連答兩題,和去年判若兩隊,尤其第二題,連衛南鎮學堂也答不上來,對方居然輕鬆過關,何振再也沒有輕視之心,開始張起來,他們知道這一次姚鼎是有備而來,他們遇到勁敵。

何振走到姚鼎麵前,乾笑一聲道:「想不到姚兄也會明珠暗藏啊!」

姚鼎冷冷道:「七雄逐鹿罷了,這是貴學堂的運氣,昨天何師父不就象金榜題名一樣激麼?」

姚鼎狠狠刺了何振一下,何振臉上掛不住,咬牙道:「還有一呢?別高興得太早了,等會兒讓你看看我的第三題。」

「彼此彼此!」

這時,主審向李延慶招了招手,李延慶上前躬施禮道:「請三位師父教誨!」

主審笑道:「李學子的對聯很好,看你年紀不大,你今年幾歲了?」

「學生今年六歲,沒有違反規則。」

三個審議一起驚嘆,才六歲,這是子試最小的學子了,對聯還這麼厲害,另一名最年長的審議忍不住道:「我也來考考你。」

「請老師父賜教!」

這時所有人的目被吸引過來,姚鼎心中十分張,生怕李延慶在這時候出了差錯,何振捋著山羊鬍,李延慶的從容應對就讓他心懷嫉恨了,才六歲,哼!

審議笑了笑道:「不用張,我不讓你做對聯,但我要考考你,馬上要過新年了,我就考考春聯吧!最早的第一幅春聯是何人所做,提醒一下,我說的是春聯,李學子能否把它背下來?」

這個題目可不簡單,在京城的士大夫中或許會有傳聞,但對於通不便,訊息閉塞的湯鄉村學子,這種題目無疑是極為冷僻,連旁邊的何振都答不上來,姚鼎雖然知道這幅春聯,但他卻不知道是何人所作,至於旁邊的幾個學子更是目瞪口呆。

李延慶卻啞然失笑,他從前老家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著這幅對聯呢!他略一沉便道:「如果我沒有記錯,是前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上聯是:新年納餘慶;而下聯是:嘉節號長春。」

「說得好!」三人一起鼓掌起來,主審一豎大拇指,「孺子可教也!」

剛纔出題的老學究對其兩人笑道:「看來我還得好好保養,多活上十幾年,否則就錯過這個佳徒了。」

「老師父過獎了。」

何振心中嫉妒,便冷冷道:「休息的時間夠長了吧!」

主審見香已燃盡,便笑道:「大家請座吧!準備第三辯試。」

第三辨試難度最大,時間也最長,給半個時辰,按照慣例,隻要對方能說出典故出,審議都不能否決,所以一般都是在第三決出勝負。

又是姚鼎先題型,他出一題籤,主審高聲道:「是即作。」

果然是最難的一種,嶽飛隨即出即作一類中的最下麵一題,這是姚鼎準備的第三題目。

嶽飛站起朗聲讀題道:「押韻填詞牌《江城子》,以雪為題材,請作詞一首。」

韻就是【ang】這個音韻,蘇軾的兩首《江城子》,如十年生死兩茫茫,以及老夫聊發年狂,都是韻,目前《江城子》也是大宋最流行的詞牌。

主審緩緩道:「此題不作文纔要求,隻要格韻合規,意境押題,就算答上來了。」

他意思就是說,隻要符合最基本的規則,水平差一點也沒有關係。

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很難,因為詞牌本就有字數和音律的要求。

《江城子》的第一句要求七言起首,音律是『中平中仄仄平平』,姚鼎的題目還指定要押韻,比如《江城子.州出獵》第一句老夫聊發年狂,就是『中平中仄仄平平』,最後一個『狂』字押的就是韻。

當然,一般士子十年寒窗苦讀後都會寫詩作詞,隻是水平高低的區別,但畢竟這是子比試,要讓十二三歲的年填詞,一般隻有極數的神才辦得到。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四名年還在冥思苦想,寫了塗,塗了改,何振更是急得滿頭大汗,去年他們也是第三題沒有答上來,敗在了湯北鄉學堂手下,第一被淘汰,好在學子在後麵的考試中發揮出,他們才奪得第四名,當然也得益於湯北鄉學堂的意外退賽。

「時辰到!」

隨著主審一聲高喊,衛南鎮的四名學子都慚愧地低下了頭,他們沒有能作出來,這一題算是失敗。

何振氣得臉鐵青,昨天晚上他要四名學子各填詞三首,其中就有《江城子》,至於雪景,改改就行了。

可這四個混蛋卻在看什麼《大聖捉妖記》,誰也沒有做他佈置的功課,何振惡狠狠地瞪了四名學子一眼,回去再好好收拾他們。

「請何師父題!」

何振站起,快步走到簽筒前,他也要出自己的箱之題,實際上他準備的第三題都極難,但他不甘心,他要找出最難的那一題。

何振要簽,剛纔在第二時姚鼎曾出那支簽,又放回去了,何振便記住了它當時擺放的位子,到他籤時,他便在上麵做了個小小的手腳。

何振今天特地在左手無名指上抹了點油,他在第二看到那支簽時,便將油抹上去了,隻要在側麵線下,就能看到那點油漬。

何振看了半天,慢慢出了那支簽,並順手將油漬抹掉,他將簽遞給主審,主審看了看,眉頭一皺,居然又是『競』。

屬於選答題,如果中了可以放棄另,前四年的子會中從未出現過。

對十二三歲的年還可以,但對七八歲的孩就難了,主審看了看何振,意思讓他放下另一題,何振卻道:「不換,就這道題。」

既然題者不肯換,無奈,主審隻得高聲宣佈道:「競!」

姚鼎子微微一震,他從來沒有訓練過四人文,一是因為他自己就不會,二是一般到了也會放回去,子會中也從未出現過競題,但很顯然,何振今天就是針對他們,姚鼎眼中閃過一道極為擔憂之

何振臉上出了獰笑,他早就知道姚鼎不會文,所以纔在第三安下了這個埋伏,自己的弟子第三敗了,對方也休想通過。

衛南鎮學堂學子出題,起讀題道:「兩丈線,一箭壺。」

房間頓時一片嘩然,竟然要求投兩丈線。

就是投壺,用箭投到遠的壺中,一般分為一丈線、兩丈線和三丈線三種,壺為細頸銅壺,壺頭有碗口大小。

三丈線一般都是軍隊專業弓弩手的訓練方式,文人辦不到,就算兩丈線也隻有文武雙全的進士纔有這種能力,基本上都是投一丈線,這也是文人們的文標準了。

但何振卻喪心病狂,竟要求投兩丈線,而且要求一箭壺,難怪房間一片嘩然。

何振鑽了規則的,主審不能拒絕第三題,隻能提出異議,如果出題方能解釋通,那就必須回答。

副堂長三丈,顯然可以進行文,主審暗暗嘆了口氣,對姚鼎道:「按照規則,這一題你們可以拒絕。」

姚鼎很為難,如果他們拒絕了,但對方卻能合理解釋,那他們就輸了,所以拒絕的風險很大,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拒絕。

既然何振不肯換籤,就說明他有備而來。

主審看出姚鼎的為難,便不再勉強他,轉而問何振道:「何師父出題要求兩丈線,有什麼依據?」

所謂依據,要麼衛南鎮學子辦得到,要麼找出大家都知道的事

何振竹道:「前年京城省試時,我們相州舉人趙文博在大相國寺的文人會中以兩丈線,一箭壺,這件事我們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出此題。」

姚鼎沉默了,他也知道這件事,難怪何振敢出這道題,這確實不犯規,隻是有點無恥。

「我沒有意見!」姚鼎回答道。

何振得意之極,捋著山羊鬍瞇眼笑道:「既然姚師父沒有意見,那就請鹿山鎮學堂的神們答題吧!」

    人正在閲讀<寒門梟士>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